棉花糖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地煞七十二变 >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三章 夜会
    邢捕头再次撑开眼皮时,看到的是一片清朗的月空。

    他尝试起身,可周身的伤痛一齐狠狠发作起来,叫他呲出一口凉气。

    “嘶~”

    “头儿醒了?”

    一声惊呼,一圈脑袋便黑压压围了上来。

    有喜极而泣的老妻、怯生生的隔壁小丫头,更多的还是闻讯赶来的一帮兄弟,他们神色复杂,欣喜、忐忑、忧惧混杂在每一张脸上。

    老邢忍着虚弱与剧痛,盯着衙役们。

    “妖怪呢?”

    他问道。

    场中气氛一滞,衙役们面面相觑。

    “道长呢?”

    他又问。

    衙役们依旧无言,只是将目光一同投向对面那扇紧闭的大门,里头悄无声息,只有稀薄的雾气从墙头慢慢流淌下来。

    唉~他在心里叹了口气。

    瞧着模样,他如何不知。这几个兄弟不晓得从哪里听到了动静,匆匆赶到此地,或碍于他往日威信,或害怕事后追究,不敢轻易离开。但另一方面,更恐惧里头的妖怪,怕耽误了卿卿性命,不敢进去援手。

    于是,就这么和女人、小孩以及自己这个伤患,在墙外一同作了看客。

    他摇了摇头,强撑着站起身来。

    这时。

    “嘎吱。”

    一直紧闭的大门突然打开。

    场中人齐齐打了个冷颤,慌张望向门口。

    旋即,却又一同松弛下来。

    但见薄雾与月光交汇处,短发道人一手扶剑一手提着颗血淋淋的头颅大步迈出。

    ……

    “捕头可认得此妖?”

    李长安手中的头颅看来颇为凄惨,没有院子里择人欲噬的狰狞模样。

    覆满脸颊的黑硬短毛因被污血打湿而板结;两颗昏黄的眼珠像死掉的鱼凸出眼眶;一嘴獠牙被剑柄砸烂,只剩半颗耷拉在嘴角;脖颈上的断口皮肉参差,不住滴着腥臭的妖血。

    老邢看在眼中,有三分畅快,七分厌恶,以及十分的莫名其妙。

    这李道人打出门后,二话没说,就把这腌臜玩意儿塞到他老邢眼前,还问什么,认不认得这妖怪?

    呸!

    俺老邢可是清白人家,哪里会认得什么妖魔鬼怪?!

    “是贫道唐突了。”

    道士瞧得对方面色有异,一拍脑门,向旁人要了跟火把。

    但听得“滋滋”的炙烤声伴着焦臭与肉香并起。

    李长安又将头颅“光洁一新”的面孔转向邢捕头。

    “现在呢?”

    老邢已然瞪大了眼睛。

    这……这不就是邻家那个请来照料三个小娃娃的婆子么?她如何成了妖怪?又如何能对从小看到大的娃儿下手?

    邢捕头脑中轰隆,一时激愤难制,气血上涌,再度翻倒过去。

    …………

    李长安辞别众人,回到邸店之时。

    天光已经透亮。

    但潇水城还沉浸在狂欢后的疲惫中,慵睡未醒。

    街上少有行人,邸店里也是冷清清的,唯有墙上的藤萝和庭中的老槐交相辉映出几分热闹。

    店家听着李长安推门的动静,打着哈欠上来见礼。

    “可需为道长备下朝食?”

    “不用。”李长安笑道,“居士自去睡吧。”

    两人唱了偌,各自回房去了。

    不出意料,房中已然人去楼空。

    道士留在桌上的一堆吃食,别的无甚动静,只有那一小袋紫藤酥被吃了干净,渣滓都没留。油纸袋里唯余张小纸条。

    李长安取来,上头一行小字。

    “今夜子时,酒神窑虞眉悄然静立,夜风扬起红裙,像是一丛浮动的焰火。

    …………

    虞眉立在风中,一言不发。

    李长安静候许久,也没等着她开口发言。

    道士实在不愿玩“比谁先开口”的游戏,自顾自说道。

    “我昨夜杀了一个食人的妖魔。”

    “割下头颅后,潇水的捕快告诉我,那妖魔的身形面容与受害人家的婆子一般无二。”

    “正巧,我也认得此类妖魔。”

    “名唤熊嘎婆,或说狼外婆、吃人婆、虎姑婆,却不是自然化生的妖精,而是从恐怖传说中走出的怪物。”

    妖怪两字虽然经常混用,但其实是指两类不同的妖魔。“妖”通常指凡物得了灵智,能够惑人。“怪”则是从人的恐惧、嫉妒、贪婪、欲念等阴暗面中诞生的妖魔,它们通常从流传深广的传说故事中诞生,也完依据故事中的形象去行动,且在诞生之前,并无实体。

    从人变妖,事例虽然稀少,但道士也略有耳闻,譬如感染尸毒成了活跳尸;或说,入赘狐家渐渐变成半人半狐。但由人变成怪……

    “我很奇怪。”

    李长安抬起眼来。

    “所说的妖疫或者咒术,也能将人变成这类虚幻的怪物么?”

    虞眉终于出声了,却是一句。

    “不知道。”

    道士不自觉磨了磨后槽牙,念了好几遍清静经,才压住拔剑砍人的冲动。

    特么的!遇到这类沟通障碍的主,少不得要多费些口水。

    道士思索了片刻。

    “居士此前于潇水杀人几何?”

    “三十有七。”

    这数目倒是比衙门公布的多上一倍。不过么,也算古今惯例,此时深究无用。

    “可有此类化生成‘怪’的前例?”

    “我所杀之人都未……”说到这儿,虞眉忽的急急打住,生硬地转换了话题,“具体的事,我调查到的也不多。”

    “道士既然已亲眼目睹,想必晓得我所言非虚。我昨夜的提议,考虑得如何?”

    李道士笑了笑,解下两个油纸包抛了过去。

    “这是什么?”

    “姑且算作联手的见面礼吧。”

    “这是什么?”

    “一包紫萝酥,一包是治瘴疠的药。”

    李长安漫不经心的回到。

    昨夜照面之时,他就已然发现这虞眉找他援手,哪里是什么事态频发,分明是中了魑魅的招,染上了瘴疠,无力为继罢了。

    虞眉听了,动作顿时僵住。好半响,才从面具后挤出两个字儿。

    “多谢。”

    随后把紫萝酥收下,却把草药扔到了一边。

    对方浪费了自个儿的“好意”,道士也不气恼,只是笑道:

    “咱们现在姑且也算作同伴,有些事总该开诚布公了吧。”

    虞眉一言不发,只是探手去取脸上面具。

    “居士误会了。”道士却摆了摆手,“面具下是美是丑、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贫道无意探究,我想问的是……”

    李长安郑重说道。

    “居士每每能抢先一步杀死妖变之人,却又是如何断定?如何得知的呢?”

    “雾。”

    “雾?”

    “染上妖疫之人只在夜中妖变,并且周边都会泛起大片的雾气。只消登高俯瞰,一望便知。”

    这解释倒是出乎意料,却又合乎情理。在钱大志、乞丐和熊嘎婆这三夜,的确都伴随着雾气滋生。再细细回想,邢捕头也说过,鬼面人总会乘着夜雾杀人。看来,不是虞眉招来了夜雾,而是夜雾引来了虞眉。

    “如此说来,倒也……”

    李长安的话语忽的戛然而止,他望了望虞眉身后,又举目环顾了一圈周遭。

    却是哂然失笑,指着四周。

    “这便是居士所言的妖变伴生之雾?”

    但见月光清朗,潇水城仍旧沉浸在睡梦之中,可在桥头、在坊间、在长街、在巷尾、在紫藤花从中,处处都泛起极轻极薄的雾气,袅袅笼罩城。

    那些雾气在昏暗空寂的城市中缓慢涌动,好似舞台上用干冰升起的白雾,静待着主角上场。

    虞眉似乎也被这变化骇住了,面具下久久无言。

    直到。

    啊~突如其来的惨嚎打破城市的寂静。

    恰如一声锣响。

    好戏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