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地煞七十二变 > 章节目录 第二章 法严
    “就在茶棚当中。”

    道人语毕。

    同桌对坐的和尚抬起了双眼。

    他的目光沉静如水,手却握住了怀中寒光凛凛的月牙铲。

    大伙儿只觉心里咯噔提了起来,目光都牢牢围拢住这一僧一道,连带着茶棚外的一切喧嚣都仿佛渐渐消失。

    雨声停了,山里传来的风声、虫鸣、鸟叫都渐渐隐没,便连茶棚边“蛇溪”翻涌的声音都越来越小。

    越来越安静。

    “还不动手!”

    猛然间。

    一声厉呵。

    竟是来源于满脸写着和气生财的老店家,而他说话时目光所望,不是和尚也不是道人,却是道人身后大门处的那几个乡下汉子。

    众人的目光顿时齐刷刷转过去,但见汉子们手里攥紧了斧头、铁铲、大锤……尽管都是工匠吃饭的家伙,可未尝不能拿来杀人!

    他们原来也是拦路劫掠的盗匪么?!

    惊惧目光纷至沓来,汉子们却迟迟没如店家所言“动手”,反而都面显茫然。他们中有反应快的,一个激灵丢下了手里的家伙,连连摆手:

    “不是,我们不是……”

    话到半截。

    那和尚突兀长身暴起。

    手里精铁浑铸的月牙铲高举。

    刃口生出冷光映得满室生寒,骇得大伙儿顿时齐齐吸入一大口凉气,化为惊呼,还在腹中酝酿。

    月牙铲已然挟着风雷一般猛烈劈下。

    斧刃过处,一具身躯拦腰而断。

    然而,怪异的事来了。

    这本该凶残的一幕却偏偏不见鲜血喷洒。

    尸体像两个纸团轻飘飘落地,而后迅速干瘪,皮囊依稀能看出形貌,正是老店家的模样。

    茶棚下,大伙儿的惊呼本来已经要喷薄而出,可这诡怪一幕愣将惊呼卡在了喉咙里,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呆愣茫然时。

    干瘪的皮囊里突兀窜出一道黄气,射窗而去。

    可不知何时,那道人已然堵在了窗前,伸手一拦,顿将那道黄气捉在手里。

    定眼一看。

    “黄气”原来是个身量矮小如孩童的男人,相貌古怪,身着肥大的裤子与短衫,手脚都生着厚厚的灰黄汗毛,连头发也是黄色。

    被道人捏住后颈,不住挣扎。

    道士干脆两手分别抓住他的头脚,往中间“咔嚓”一折,再“嘎吱”一叠。

    拢在手里用力搓揉,终于捏成碗底大的一团,硬摁进了酒坛,再“啪”一下贴上黄符封口。

    ……

    事态再三折转,直叫人眼花缭乱。

    大伙儿脑子没转过来,喉咙里那口惊呼已然跑岔了气。

    屋里顿时一阵此起彼伏的咳嗽。

    这当头。

    酒坛子一通摇晃。

    还是店家的声音。

    “道爷饶命!道爷饶命啊!小鬼无辜,可从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啊!”

    “无辜?”

    道人回到位置坐下,把半满的酒坛晃得“哐当”响。

    “是你拿烂树叶当茶、黄泥汤作酒糊弄行人无辜?还是利用人家新鬼懵懂、执念未消变化作祟无辜?”

    “道爷!冤枉啊!”

    黄毛鬼愣是给自己喊出了几分委屈。

    “俺是只鬼呀,这烂树叶不就是俺们孤魂的茶,黄泥汤不就是俺们野鬼的酒么?”

    “再说这几只小鬼,俺也只是看他们浑浑噩噩可怜,寻思借他们的地儿赚些辛苦钱,以后分润下来,好让大伙儿幽冥路上有钱财傍身少些清苦。”

    “道爷明鉴,俺是好鬼呀!”

    “好鬼?你跟城隍爷说去吧!”

    这边一人一鬼拌着嘴皮,那边回过神的众人却越听越古怪。

    道士是捉鬼的,店家是鬼,店家话里的新鬼是……一番面面相觑后,还是老货郎出来挑头。

    他恭恭敬敬叉手作礼,期期艾艾小心询问:

    “没想这店家竟是妖鬼所化,道长与大师能够出手降服它,实在叫我等感激不尽。只是这妖鬼话里话外却也让我等心头迷惑得紧,道长可否为我等解惑?”

    道士闻言稍稍沉吟,望了眼和尚,见他又在闭目念经。

    于是将符纸边角抹平,彻底封住了黄毛鬼的聒噪。

    再环视场中众人,尤其是依然滞留在门前的乡下汉子们。

    “诸位竟然不肯离去,何不先坐下,听贫道讲一个故事。”

    …………

    “半月前,和州出了一样怪事。

    说是有一帮富贵子弟往铁屏山里寻仙访幽,结果在半道有人突发急病,同伴只好将他送回城中医治。没想刚到城门口,病人突而呕吐,竟然无药自愈了。城中有医师查看,才发现急病是因他误食毒果,呕吐自愈是因他吃了催吐的草药。

    但富贵子弟们信誓旦旦,病人中毒后并未吃过任何东西,三道四。

    所以,他只是捋了把驴儿的大脑袋,让它去路边吃草。自个儿望见和尚旁边有一堆沾着泥巴的工具,想必是那些乡下汉子的遗物,上去挑了把铲子,便与法严一同哼哧哧挖起土来。

    大概过了一两个时辰,两人合力把遇难者们的尸体都挖出来重新下葬。

    道士知道和尚从昨儿起就粒米未沾,便从行囊取出干粮和水囊递给他。这次和尚倒是没有推辞,道了声“感谢”,接过东西,拧开水囊后,却微笑着把水囊递还回来。

    道士恍然想起,自己水囊里装的全是酒。

    不是他贪杯好醉,实在是出门在外,水容易腐臭。

    和尚捡了半只陶碗,径直到河边,撇去水面渣滓,舀了半碗清水,正要混着生水下馒头,冷不丁又抬头看天。

    然后默默饮了几碗河水,回来将馒头还给了道士。

    李长安有些诧异。

    馒头也没肉馅啊?

    法严不答,微笑指着天空,日头已越过正中。

    得。

    佛门戒律,过午不食。

    …………

    法严目的地在余杭,而李长安循着黄皮书指引一路向东南。

    方向一致正好同行。

    但说实话,两人并不投缘。

    法严虽然外表看起来放荡不羁,可那只是他把身体当做渡世的皮囊,不加在意而已,但对于修持戒律,却是半点不敢松懈。

    至于李长安……清规戒律?那是啥?

    好在两人都不是争强好胜的性子,一路同行也互不干扰。

    今日。

    沿着蛇溪往东。

    忽而见着前面乌压压一大群人,吹锣打鼓好不热闹。

    逮着乡里人一问。

    说是此地的财主莫名其妙发善心,要给乡里修一座新桥,眼下,正请了巫师拜祭龙王爷。

    龙?

    李长安神色一动。

    牵驴上前要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