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章节目录 第108章:咱大孙的陵寝(求订阅求月票)
    朱雄英的陵墓是以皇子规格建造。

    不过由于早夭,陵墓相对来说比较赶工,在体量上要缩水很多。

    琉璃瓦片的出现,这代表着陵墓就在下方。

    「停止,立即停止动工,所有人不得走动。」

    「马上把刘先生请来,告诉他陵墓已经出现。」

    眼见大量民夫开始聚集去围观热闹,上方督工的孝陵卫百户,立即开始大声呵止。

    同时安排下属,去将刘日新叫来。

    诸多孝陵卫开始行动起来,看管住散乱的民夫,等待刘日新的到来。

    在这之前,刘日新就嘱咐过孝陵卫,虞王陵寝地下情况复杂,很容易有塌陷的风险,一旦挖掘到异常情况,必须马上停止,等他过来测量后方可继续。

    深坑里,朱棣派来的亲卫死士,相互之间用眼神交流着。

    然而他们却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可想,在孝陵卫的监督下,所有人都只能原地不动,连浑水摸鱼的机会都没有。

    想要制造动乱这些,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孝陵卫,大多数的军中老卒都是知道,能够进入者无一不是精锐。

    他们这些人,唯一兵器就是锄头,拿这些跟孝陵卫干仗,跟自杀没有任何区别。

    没多久,刘日新还有数名随同的钦天监官员就赶了过来。

    刘日新毫不顾忌直接就跳入挖掘出的深坑,人群分开让出道路,刘日新赶忙开始查看起来。

    他先是用手在瓦片的旁边,抓出一块泥土仔细的翻看了一番,然后又沿着周边走了两圈。

    「在这周边看看,看下有没有哪个地方土中水气过重。」刘日新感受到土壤中的正常,对着周边的钦天监官员说道。

    如若是泥土中有过于潮湿的发,那么很可能就是暗河所在,这就需小心挖掘了,不然容易引起塌陷。

    钦天监官员一阵忙碌后,回禀过来,方圆十多米内的泥土,都是正常,并没有潮湿的情况。

    刘日新闻言,微微皱眉。

    这和他测算的有些出入,按理说陵墓塌陷,加上下方有暗河,自然是塌陷到水源附近,怎么都会受到干扰很是潮湿。

    迟疑一番后,刘日新对着周边喊道:「来几个有力气的汉子,根据我的指挥进行挖掘。」

    民夫中,数名汉子对视一眼,立刻自告奋勇的上前。

    在刘日新的指挥下,开始沿着瓦片出现的那块地方,逐渐从周边开始延伸挖掘。

    大约半个时辰左右,整个陵墓的上方全部被清理了出来。

    「这,不可能啊。」

    看着被清理出现,微微有些倾斜的陵墓瓦片,刘日新眉头紧锁。

    众人看到陵墓的出现,皆是有些欢喜,这代表着陵墓终于完成了。

    现在只需要从这陵墓的上方,直接打一个洞,就能顺利的进入到陵墓里面。

    然后把棺椁弄出来,便算是完成。

    「先生,可是有什么特殊之处。」

    钦天监的官员,本来有些放松,想到这个任务终于快要完成了,脸上有些喜色。

    其中一人看到刘日新的脸色有些不对劲,不由出声问道。

    「暂时说不出来,先让人下去看看情况吧。」

    刘日新摇摇头,一切都只是猜测,不如先安排人进入陵墓再说。

    下墓可是一件晦气事,诸多民夫谁也不想被选中。

    不过早前那几名汉子,自告奋勇,愿意直接下墓。

    有人自愿下墓这等事情,自然最好不过,不存在有人争抢。

    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

    几人找了一个点,开始清除上面的瓦片。

    孝陵卫则带来重锤,给几名民夫使用。

    瓦片是一方面,陵墓作为封闭结构,主要的承载使用就是三合土。

    三合土自古就有,譬如屹立千年不倒的长城,便是用三合土加制而成。

    三合土的配方多种多样,其中最为精密的配方,主要还是掌握在皇室的手里。

    这可比后世的水泥还要来得更加的坚固耐久,只是三合土制作周期太长,耗时耗力,目前的主要用途,还是在城防,墓葬这些地方。

    几柄重锤对着地面反复敲打,发出邦邦响声,便是如此,由三合土制作而成的陵墓,一般的陵墓刚开的时候秽气很重,闻之使人头晕目眩,极其容易大病一场。

    但刚才洞口打开的时候,除了一股阴凉的风传出,其他任何异常都无,完全不像是一个封闭了十年陵墓会有的感觉。

    刘日新就意识到,这陵墓里面可能有些不同寻常。现在夜色正浓,看不清楚,待白日再看比较全面。

    至于什么阴气的说法,算是职业本能吧。

    百户拿过一名孝陵卫的火把,站在洞口的边上,直接朝着下面就丢了过去。

    只见火光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后才突然熄灭。

    百户心中估算一番,就明白这洞口下方怕是有些深不见底,随即下令道:

    「封锁洞口,不得让任何人靠近,即刻奏请陛下圣裁。」

    现在已经是凌晨三点左右。

    京师里的官员,都已经开始起床,准备去奉天殿前集合了。

    孝陵卫百户驱赶完民夫后,便马上安排孝陵卫快马加鞭,将这边的情况汇报到皇宫陛下那里去。

    远方的黑夜,逐渐升起一抹微白,天空开始逐渐光亮起来。

    红日东升,照耀在金銮宝殿上,发出璀璨的光芒。

    朱元璋此刻已经洗漱穿戴完毕,从乾清宫来到了谨身殿中,随意拿起一本书籍,开始翻看起来。

    读到深处,便会笔记注释。

    一日之计在于晨。

    每天这个时候,就是朱元璋博览群书,充实自己的时候。

    能够夺得天下,从来就没有侥幸的道理。

    除非在外打仗,自元末成就一番势力,到大明开国至今,早课的学习是朱元璋雷打不动坚持。

    大约半个时辰后,朱元璋会吃一些简单的早点,然后就去早朝了。

    正在朱元璋阅读之际,一名太监进来汇报道:「陛下,孝陵来信,说是已然挖掘到虞王殿下的陵墓,只是有一些变故需要请示陛下圣裁。」

    「咱大孙的陵墓被挖到了?有何变故?宣孝陵卫进来详说。」

    朱元璋闻言放下书籍,有些激动的吩咐道。

    报信的孝陵卫迅速进来,向朱元璋汇报凌晨时候,虞王陵墓的详细情况。

    「好个老四,还真被咱被猜到了。若是咱大孙的陵寝有半点闪失,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后,便对着刘和说道:「传咱的谕旨,今日早朝取消,另外速速备上马车,

    咱要亲自去孝陵一趟。」

    「咱要看看,大孙的陵寝,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