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章节目录 第126章:找大侄子去吧
    看着手中的新型火铳,这是朱元璋第一次接触到‘小’的概念。

    在之前,朱元璋对于火器这一块的思路,就是‘大’。

    火炮威能不够怎么办。

    那就造更大的火炮,用更多的火药,自然威能就上来了。

    朱元璋能够取得天下,火器上的威能,功不可没。

    尤其是对于蒙元骑兵,虽然是残余势力,但朱元璋的军队,也是以农民军为主。

    能够屡战屡胜的关系,就是在于火炮镇压骑兵。

    大量的火炮轮番倾泻,巨大的声响溅射的伤害,都能让骑兵的骏马受到极大的干扰,从而一举歼灭敌军。

    火药司对于火器的研究,也只是一直按照朱元璋的思路往这方面走。

    火铳的构造完全就是火炮的构造,只是为了更加方便携带。

    但这火绳枪,尤其是在火药司的太监讲解完后,让朱元璋意识到,如果这火绳枪真的能造出来,说不准可以完全代替弓弩手的存在。

    敏队的战争意识让朱元璋知道火绳枪的重要性。

    “传咱的谕旨,吩咐所有的工匠,必须在最短的天数内,将这火绳枪给咱造出来。”朱元璋沉声吩咐道。

    “臣遵旨。”

    这一刻的朱元璋,突然理解了大孙,为何总是想要打这打那的冲动。

    因为现在的朱元璋,同样也有这般冲动。

    如此利器,如若真有大孙讲述的那般威能。

    还有什么敌军,能够阻挡得了?

    攻城有大炮,野战有火绳枪,朱元璋已经感觉到,当这些火绳枪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将会给敌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

    京师秦王府。

    朱樉正在院子,看着面前的小池塘作画。

    自从邓氏被赐死后,朱樉经历过最初的悲伤,就跟完全换了一个人般。

    甚至开始修身养性起来。

    不管如何,他终究是皇嫡次子,心中也明白,只要安安静静的等着,终究有出现的那一天。

    甚至于就在昨天,父皇还传旨过来,准备给自己再选一个妃子。

    至于朱樉正妃王氏,其实两人间并没有什么感情存在。

    王氏由于年纪较小,没有跟哥哥河南王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的部队中去。

    明军占领了河南后,她也身不由己地成为了明朝的子民。

    对王保保招降的失败让朱元璋更加敬重保保的为人了。

    所以后来,朱元璋作主:把保保的妹妹王氏嫁给了自己的第二子秦王朱樉。

    于洪武四年九月,册封王保保女弟为秦王妃。

    王氏性格刚烈,保持着其政治上的反对派立场,对这门婚事进行了坚决的扺制和反抗。

    但在铁血朱元璋面前这般没有任何意义,和尚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本就是是视人命如草芥,开国功臣都能大肆屠戳,更别说王氏了。

    而秦王朱樉,显然对王氏也不满意,这其中也可能存在审美的问题,毕竟王氏的颜值,就中原人看来,可能并不是很高。

    所以这关系就不用说了。

    朱元璋也不管这些,只是没想到后面安排的邓愈之女邓氏,却是个蛇蝎美人。

    所以这次准备给老二朱樉,再安排一个贤良淑德的妃子过来。

    朱樉伤心过后,也没啥意见,毕竟从小自军营长大,生离死别这种比较容易看得开。

    甚至有时候还会有些小小的期待,希望父皇能够安排一个好看的妃子。

    就身份地位上来说,秦王朱樉已然是达到了整个大明的吧,什么事。”朱樉直接问道。

    “最近关于孝陵的事情,二哥听说了吧。”朱棡也干脆,直接说道。

    朱樉皱眉:“是关于大侄子的事情?”

    虽然朱樉被关了紧闭,但这不代表对外界的消息一无所知,况且这事几乎全京师的人都知道,朱樉当然知晓。

    朱棡点点头,而后说道:“在秦淮河畔,有一处名为平安茶楼,其中早点极为出名,想来二哥应该知道吧。”

    听到这话,朱樉嘴角抽动,回道:“知道。”

    我能不知道嘛,我妃子就是因为要吃这茶楼的糕点,结果让管家把人找来。

    人没找来,却是来了父皇的玉佩,还被邓氏给摔了。

    我差点没被父皇在华盖殿里打死。

    朱棡闻言,有些幽幽的说道:“二哥可知,这茶楼的东家,姓甚名谁,又是何等长相。”

    朱樉听到这话,有些纳闷的说道:“还能是谁,当然是我亲大侄子。”

    朱棡一顿,道:“二哥知道?”

    “我能不知道么。”朱樉顿时尴尬,要不是‘亲’大侄子,自己还真有可能被父皇给打折了。

    想起当时自己怼父皇时候,父皇暴怒的模样,朱樉就忍不住身子一抖。

    “好吧,既然二哥知道,那我也不多说了。父皇把蓝玉召了回来,如若我猜得不错的话,当是给大侄子册封太孙做准备呢。”

    “毕竟蓝玉跟大嫂的关系,你也清楚。”

    “如今月鲁帖木儿那边无人,父皇真寻思让人过去,我便想着这就是二哥的机会了。”朱棡说道。

    朱樉本来就聪慧,闻言立即明白三弟朱棡的意思,问道:“你是说,这事落在亲大侄子身上?”

    朱棡点头道:“没错,只需大侄子出面说上两句,想必二哥就能摆脱这禁闭之苦了。”

    “月鲁帖木儿那边的情况,想来二哥也是清楚,不过是唾手可得的功劳。”

    “有了这功劳,至少父皇那边也有个台阶下了。”

    “再者说了,这大明帝国日后,说不得还是大侄子掌管,现在大侄子失了忆,不认得你我,也得需要再认识一番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