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章节目录 第158章:蓝玉闯锦衣卫衙门(新年快乐)
    蓝玉对于现在大明军队来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这不仅仅是因为捕鱼海二战役,追根究底,他的影响力最初便是来自于姐夫常遇春。

    蓝玉的姐姐,是常遇春的正妻,常遇春虽然残暴,嗜杀,动则屠城,但对于蓝氏却是非常好。

    蓝玉刚入军队的时候,常遇春就把蓝玉带到身边,作为心腹亲卫。

    在那个时候,常遇春麾下的将士对于蓝玉就极为熟悉。

    有着常遇春的亲自照顾,蓝玉在军营里可谓是春风得意,这个时候常遇春的儿子还过于年幼,因此蓝玉很早就有了大量的军中人脉。

    毕竟就当时而言,徐达,常遇春两人可谓是陛下的左膀右臂,信任至极。

    蓝玉也表现得豪爽大气,在军营里凭借着这层关系,迅速崛起。。

    自身勇猛,常常作战为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姐夫常遇春制定谋略。

    常遇春虽然凶猛,但本身是个纯纯的大老粗,在蓝玉的帮助下,战绩更为辉煌。

    对于自己这个小舅子,常遇春不仅越发器重,还不断向朱元璋引荐。

    在常遇春暴毙过后,蓝玉在朱元璋的允许下,也很快接手了常遇春麾下部卒。

    这些将士本就对蓝玉非常熟悉,也没用不服的地方。

    常遇春在大明军队几乎有着过半的影响力,这等留下的遗泽极为庞大,直接将蓝玉提升到最为信任的人,当然是其姐姐蓝氏。

    目前常府的掌舵人,就是蓝氏, 可别小看蓝氏的影响力。

    她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夫人,虽说常遇春已经去世, 封王只是追封吗,但蓝氏还活着, 完全可以享受这个殊荣。

    他的女儿是太子朱标的嫡妻,太子正妃, 弟弟是国公。

    她的身份地位,可谓是贵不可言,哪怕是朱元璋见着,也会给三分颜面,更别提其他人了。

    不管是蓝玉案的爆发,还是后来朱棣靖难,蓝氏就从来没有受到过迫害, 荣华富贵从来不缺。

    常府是七进的大宅院,而且还是在内城区域,可谓是寸金寸土。

    这个院子当然不是常遇春自己买的,而是朱元璋赐下。

    蓝玉入了京师后, 就迅速到达了常府。

    他对这里很是熟悉,因为和姐姐蓝氏的关系特别好,所以他会经常过来。

    府邸中的仆从对于蓝玉也是非常的熟悉。

    蓝玉进门后,甚至不需要通报,询问了一下仆从姐姐所在的地方,就直接过去。

    “小玉,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出去平叛去了吗。”

    蓝氏对于弟弟的回来,感觉到十分的惊讶,毕竟召集蓝玉回京,是朱元璋直接下令,并没有通过兵部,所以蓝氏也不是很清楚。

    小玉这个称呼,让蓝玉有些囧破,毕竟他已经都快五十的人了,还被叫做小玉。

    不过蓝玉看着姐姐大半发白的鬓发,有些唏嘘,也没这上面多说,解释道:“是陛下将我召集回来的。”

    蓝氏闻言,神色有些沉重,直接说道:“小玉,陛下可是有其他的什么交代。”

    蓝玉摇摇头,说道:“陛下直接来谕旨,让我即刻出发,我只能听从。”

    蓝氏闻言,眉头皱起。

    他对于自己这个弟弟,极为呵护,甚至比自己的儿子,都要来得在乎很多。

    用后世的说法,完全可以称为伏地魔。

    便也是因为从小,蓝玉几乎就是相当于蓝氏带大的。

    蓝玉并非家中的长子,在蓝玉和蓝氏的上面,还有一个大哥,名为蓝荣,目前为府军右卫指挥使。

    并不是说兄妹三人的关系不好,只是大哥蓝荣得到父母的重视,蓝玉和蓝氏就相对而言要轻视许多。

    当年蓝玉,几乎是由蓝氏带大,姐姐带弟弟,在大明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所以蓝玉和大哥蓝荣目前的区别有些大,蓝氏对于弟弟蓝玉,花费的心思要更多。

    “你不在京师的这段时间,京师里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情,其中涉及到孝陵,我也不知道陛下为什么会让这等事情,让京师如此传播。”

    蓝氏向着弟弟说道。

    蓝玉闻言点点头,孝陵的事情,现在可不仅仅是在京师流传,在京师外面也传播你得很是广泛了。

    他在驿站刚刚听到的时候,都大为吃惊,却发现大家对此并不避讳,这才明白。

    接下来,蓝玉又和姐姐蓝氏聊了不少最近京师的事情。

    但是让蓝玉较为失望的是,并没有太多跟他有很大关系的事情。

    朱英的存在,虽然在皇宫,包括藩王世子都了解,但是除了这之外,也没有其他人知晓了。

    虽然朱元璋在早朝之前表现出了异常,但跟陛下有关的事情,根本不是大臣们可以询问,甚至于去调查的。

    武官就更加不用说了,在京师的武官,每天上早朝就只是一个惯例而已,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武官出来提什么意见,跟摆设的区别也相差不大。

    所以蓝氏没有渠道可以得到朱英的存在。

    秦淮河畔平安茶楼的早点出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了解这幕后的东家。

    而且还稍微打探就知道,这其中还牵扯到燕王朱棣,那就更加不会招惹了。

    “对了,今日我听茂儿说,陛下新出一个军政分离的法子,该是对大明兵权进行改革,又在这个时候召你回来,怕不是因为此事。”

    蓝氏思索了一番后,对着弟弟蓝玉说道。

    蓝玉闻言,询问道:“军政分离,这是何等意思。”

    蓝氏摇头说道:“我也不懂,茂儿正在府中,我让他跟你说说。”

    蓝玉点点头,蓝氏随即唤来仆从,讲常升召了过来。

    常升过来,看到蓝玉,先是有些惊讶,而后像是想到了什么,极为惊喜:“舅舅,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你回来太好了。”

    “怎得如此有失体统。”蓝氏训斥说道。

    对于自家儿子,他当然极为清楚,这般冒冒失失,就好像有什么事情瞒着他一般。

    常升闻言,咬咬牙,知道这事已经瞒不下去了,现在舅舅凉国公回来,定然办妥。

    想到这里,常升直接说道:“舅舅,常森他被抓进锦衣卫衙门的大牢里去了。”

    “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何你没有跟我说。”蓝氏闻言大惊,自己的小儿子被抓进锦衣卫,这事她竟然不知道。

    “你不是说森儿他有事,外出几日嘛,怎得又入了锦衣卫的大牢,到底是犯了什么事情。”蓝氏再次追问说道。

    “娘,我这是怕你担忧,这才如此说的,弟弟到底犯了什么事情,我也不知道,我去锦衣卫问了好几次,都被挡了回来。”

    常升无奈的说道。

    “难道你就不会找人询问嘛,亏你还是开国公,,都可以称为皇家商会了。

    而且自己住在皇宫,等于站在风口浪尖之上,目前对于大明的兵权,朱英还没有丝毫的接触。

    唯有在掌控一定兵权后, 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朱英入住皇宫,才叫顺势合理。

    “算一算时日,蓝玉也应该快要回来了吧。”

    朱英坐在宅院的书房里,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时日。

    旁边是身穿便服的叶月清,不再是张伯。

    而在门外的守着的,就是赵香熙了。

    书房里,总是飘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比起之前张伯来,显然叶月清的到来,也有了不少的变化。

    别的不说,女孩子心思细腻,书房里更加整齐了。

    就在这个时候,赵香熙在外问道:“东家,锦衣卫来人。”

    “进来。”

    一名锦衣卫迅速进来禀告:“殿下,凉国公蓝玉回京了,此刻正在锦衣卫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