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章节目录 第186章:咱明日要去看大孙
    沿海倭寇的事情,其实对于朱棣和朱来说,简直是不值一提。

    主要不是打,而是找。

    但是对比朱棣,朱显然要幸福很多。

    只是刚刚抵达,手里已经有大量的情报聚集了。

    某城主府内,朱和麾下诸多将士共聚一堂,在这其中,还有数名商人在此。

    这些商人,正是朱英麾下的商会负责人。

    不过这些负责人一个个,虽说是商人打扮,但就面相而言,着实跟商人并不是太搭边。

    身材魁梧雄壮不谈,面相也带着凶神恶煞,比之诸多将领也不逞多让。

    怕是要起了矛盾,撸起袖子随时都可以开干。

    不过这也比较符合朱的胃口,要真是那些市侩的商人,他还有点瞧不上呢。

    也不是说所有的商人,都是这般,只是因为沿海这边相对来书要乱一点,所以能够在这里混下去,没有点东西,肯定是不能够的。

    “这次还要多谢你们,给本王带来这些消息,这才数日,就已经抓捕到了数百的倭寇。”

    “说说吧,要本王怎么赏赐你们……”

    朱笑着对两名商人说道,他现在的心情,着实是无比的顺畅,还未抵达的时候,这两人就开始送情报了。

    只需将士带着人马,直捣黄龙便可,消灭倭寇,最麻烦的就是找人,在有向导的情况下,让朱仿若有一种过来对旅游的感觉。

    他都不需要出门,随便派遣数队人马过去就可以了。

    这些伪装成倭寇的刁民,遇到官军没有任何可以抵抗的能力,直接就被清除掉了。

    “晋王殿下客气了,我等也不过是奉命行事,这都是东家的安排,赏赐的事情,还请殿下不要再提。”

    为首的那名商人,作揖之后,躬身回道。

    听到这话,

    朱也有些感叹,自己这个皇侄,还真是厉害得可以,显然整个沿海地区的情况,都已经被摸透了。

    “本王问一下,你们可是知道本王那四弟的情况。”微微犹豫,朱开口问道。

    听到这话,两名商人对视一眼,迟疑片刻之后,之前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商人轻轻点头。

    显然即使是面对晋王朱,两名商人也有些保留,看似前面说话的商人为主,实则真正的主事,是相对来说要沉默的商人。

    “回禀殿下,燕王殿下此刻已然的抵达了胶澳,大军驻扎在当地,并没有多于的动静,不过.”

    “咳咳.”

    就在前面商人想要继续说的时候,主事的商人突然咳嗽两声将其打断。

    “怎么,面对本王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这番过来平倭,尔等东家难道没说要全力以助吗。”

    “还是说你们想要隐瞒某些事情,亦或是隐瞒你们东家。”

    晋王朱的语气有些不愉,略带着训斥的口吻,目光也放在主事商人那边。

    听到涉及东家,主事的商人安按捺不住,连忙开口解释道:“殿下莫要误会,我等对于东家是绝对的忠诚,绝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本王还以为你是哑巴呢。”晋王朱没好气的说道。

    主事商人苦笑,既然已经暴露了自己,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了。

    他之所以打断前面商人的话,就是不想让商会参与到两位藩王的争夺中去。

    东家目前的情况,他们并不知情,收到的命令也是辅助晋王朱,消除沿海倭患。

    将燕王的情报告诉晋王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对于燕王那边安排人员监视的事情暴露出来。

    “回禀殿下,我等也只是有一个不成形的猜测而已,并无真是证据,所以在下才会打断,这等臆想若是产生误会,让殿下误判,可就是罪过了。”

    主事商人作揖道歉后,这才将刚才的事情解释出来。

    “那你们倒是说说,有何猜测,竟是还会让本王引起错误的判断。”朱问道。

    到了这般情况,前面的商人低着头,后面的主事的商人也只好讲述道:

    “根据我们观察,朱棣麾下的大军探马,正在探寻山东沿海地区的村寨。”

    “看似可能是在寻找倭寇的踪迹,但是我等情报反馈,对方探马连村寨都没进,每次只是在村外观察,就转身离开。”

    “单单一处便就算了,实则在我们的探查下,几乎朱棣派出去的所有探马,皆是如此。”

    说到这里,主事商人就没在说了,在场的都是军中将领,话都都了这份上了,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啧啧,本王这四弟,是真敢做呀,杀良冒功这样的法子都能想出来,都说本王残暴,这般岂不是比本王更为残暴。”

    晋王朱笑着说道,不过在言语之间,也没有指责的意思。

    反而为朱棣的手段有些感叹。

    这年头的军队,可不是说什么秋毫不犯,军匪军匪,区别不大。

    “在这件事上,本王给尔等记上一功,时刻紧盯着,若是有发现情况,立刻告诉本王。”

    “到时候本王直接给山东布政司传信过去,看他朱棣还能有什么法子。”

    晋王朱此刻感觉到非常愉快,能够给朱棣造成困扰,是他目前所能体会到最为开心的事情。

    “遵令。”主事商人无奈的作揖回道。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也是他没有预料到的。

    只能等回去后,将这里的情况,全部汇报到东家那里才行。

    若真是因此出了什么纰漏,怕是日子不得好过。

    不过总的来说,商会这边现在非常舒服。

    因为这些沿海本土势力被打击掉后,海外市场的份额就出来了,届时能够产生的利益,估摸着至少能翻十倍以上。

    不过,商会这边最为眼热的依旧是山东沿海,那里的位置更好,相对来说贸易更为顺畅。

    京师,凉国公府。

    蓝玉正在和朱寿一同饮酒。

    蓝玉虽说被称为年轻派的武将领袖,但实际到目前也已经是四十六岁。

    二十三岁任万户的朱寿,跟随朱元璋参加南下渡江之战的朱寿,今年也是六十岁高龄。

    在洪武二十五年的现在,实则这些早期的将领们,也没几个年轻的。

    朱寿封舳舟户侯,官职为都督佥事,为横海卫指挥使。

    横海卫距离京师不到七十里地,得到蓝玉回京的消息,朱寿就想办法来到京师。

    当然作为卫所指挥使,他不能私自离开,能够来京师也是借着向都督府汇报工作的名义。

    虽然朱寿比蓝玉大上一轮有余,不过表现得对蓝玉极为恭敬。

    “凉国公,目前太子薨逝,太孙年幼,我等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呀,得到凉国公回京师的消息,我这心里也算踏实了许多。”

    酒过三巡后,朱寿直接坦言说道,也没太多的顾忌。

    六十岁的朱寿对于很多事情,已然有了敏锐的察觉,目前的形势在他看来,险境重重,这才冒着风险和蓝玉私会。

    像是朱寿,还有曹震,这都是蓝玉的铁党,关系极为亲密。

    “早些日子,某这心里也着急得很,不过现在嘛,却是无甚可以担心的。”蓝玉面色轻松,完全没有朱寿那样的紧张感。

    一口喝干碗中酒水后,笑着说道。

    朱寿见此有些焦急,想说些什么,又立即顿住,下意识的左右看了看。

    “放心,某已让心腹将士驻守,隔墙无耳,有啥想说的,尽管说便是了。”蓝玉坦言说道。

    听到这话,朱寿迫不及待的开口,不过声音还是压低:“凉国公,不瞒你说,在末将横海卫这边,几个下面的弟兄,发现了锦衣卫的痕迹。”

    “末将担心,陛下对咱们这些人,会产生忌惮,太孙尚幼呀。”

    话到这份上,朱寿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其实朱寿对于朱元璋的想法,隐约之间有些猜测。

    他六十,家里同样有长子长孙,本身是侯爵的位置。

    爵位是嫡系世袭,若是长子不在,自然就是长孙继承。

    他孙子的年纪比较小,若是他一命呜呼了,长孙十来岁的年纪,怎么可能阻挡得到了那些叔叔。

    感同身受的想法,让朱寿意识到,陛下可能会削他们的兵权。

    当然,削兵权在朱寿看来,也就道:“凉国公,这可不能开玩笑的。”

    蓝玉没好气的说道:“过些时日,待殿下从京营归来,某在殿下面前举荐你,召你入京,到时候你自个亲自拜见就知道某说的真假了。”

    朱寿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口水,整个人依旧处于震撼之中。

    转眼便是数日过去。

    大明皇宫内,恰是朱元璋用完晚膳,在皇宫内悠闲散步,而后不久就是批阅奏章的时间。

    “蒋,uu看书  咱大孙去京营操练士兵,今日是第几日了。”朱元璋停下脚步,突然问道。

    “回禀陛下,今日已然是第十二日了。”蒋立刻回道。

    “十二天,咱已经整整有十二天没见着咱大孙了,这大孙也是,两日送一批奏章来,却是闭口不提想咱的事。”

    “也不知道咱大孙在京营如何了,是否吃得好,睡得好,军营那边的日子,定是没在京师里舒坦吧。”

    “这般用心,看样子大孙还真想练出啥模样来的将士不成,足足练了十二天,难道说蓝玉那厮给咱大孙的将士不是精锐?”

    朱元璋自顾自的说道,开始的语气有些埋怨,很快就转到了思念。

    到了最后,便是开始乱想起来,甚至猜测是不是蓝玉挑选的将士,把自家大孙给坑了。

    “不行,咱明日要去军营里,瞧一瞧咱大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