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章节目录 第358章:错觉
    冯胜也算是熬出了头。

    当接到自己将会被调遣至倭国作为征伐大将之一的文书后,他立即就兴奋了起来、

    打仗是一回事,最为主要的事情,是他不再受到陛下的猜忌了。

    现在女婿朱橚掌管太孙殿下所设立的医学堂,算是彻底的脱离了这皇室纠纷之中,自己这边,也跟着受益了。

    冯胜的高光时刻,都在大明初年。

    那时冯胜兼任太子右詹事。因犯小法而被贬官,为都督同知。

    时值收复天下,冯胜率军逆河而上,取汴、洛,下陕州,直趋潼关。守将夜逃,于是夺潼关,取华州。

    征伐山西时,由武陟攻取怀庆,越过太行山,克碗子城,取泽、潞,于猗氏擒获元右丞贾成。

    又克平阳、绛州,擒获元左丞田保保等,俘获将士五百余人。

    洪武二年,冯胜率军渡过黄河,直趋陕西,攻克凤翔。然后渡过陇水,攻取巩昌,进逼临洮,降服李思齐。又回军跟随大将军徐达围攻庆阳。

    扩廓遣将进攻原州,声援庆阳。冯胜扼守驿马关,打败其将,于是攻克庆阳,捉住张良臣,是以陕西全部平定。

    九月,朱元璋召大将军回京,命冯胜驻守庆阳,节制诸军。

    而冯胜却认为关陕已定,擅自率领全军返回。

    朱元璋大怒,对冯胜加以切责,念其功大,便赦免了他,未予治罪。但所赏钱财,未及大将军徐达一半。

    后面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去世后,冯胜最为出名的,便就是辽东,奴儿干的金山之役。

    也就是那次,有人揭发冯胜藏匿了许多良马,派门人向纳哈出之妻依次酌酒,以求大珠异宝,王子才死二天便强娶其女,因而丧失降、附之心,又损失濮英三千骑兵,而常茂也趁机攻讦冯胜之过。

    朱元璋大怒,没收冯胜的大将军印,命他在凤阳建宅居住,定期上京朝见,诸将士也无赏赐。

    冯胜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统率过大军。

    抚摸着由宦官送来的虎符,冯胜心中五味陈杂。

    什么藏匿良马,求取异宝,强娶其女。

    为什么会有这些事情,冯胜知道,也不存在什么辩解的可能。

    在洪武二十年那个时候,冯胜便就是节制天下兵权的大将军,虽说皇权在上,但若兵权,即便是蓝玉,也是他帐下裨将。

    “老伙计,终归是回来了,这次,咱们再一起马上厮杀。”

    毫无疑问,冯胜本人也是个喜欢打仗之人,赫赫功名,让朱元璋都极为忌惮。

    这一辈子,冯胜都处于战事之中。

    当初,朱元璋刚拿下定远,冯国用带着弟弟冯胜前来投奔,朱元璋见冯国用兄弟穿着儒生的衣服,还以为他是个文弱书生。

    不曾想,冯国用简单露几手,就震慑住了朱元璋。《明史纪事本末》云:

    太祖大悦,俾兄弟皆居帷幄,预话更硬气,腰杆都要更挺直一些。

    譬如你加有子三人,邻居家有子一人。

    这邻里之间,在水田之上,避免不了产生一些矛盾,如水怎么灌溉等等诸多事情。

    一旦发生争执,叫上三个儿子往那一站,对面只能悻悻离去。

    若是相反,带着委屈和不爽的,就变成了自己。

    这才是真正真实写照。

    而朱英提出一顿吃食后,这些百姓家里的孩子,相当于全部都由朱英来养了。

    因为在多数人看来,小孩子胃口小,吃一顿也就够了。

    尤其是女孩子。

    按理说这是一个好事。

    毕竟这钱也不是由户部出,也不是由内帑出,完全由群英商会来承担。

    从外层面来看,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造福于民。

    怎就让朱英冷眼旁观,朱元璋大发雷霆,直接问斩呢。

    因有人站出来反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朱英这种开民智的行为,触及到了现在所有读书人的利益。

    这个读书人,是包括文武百官,勋贵地主,乡绅富商。

    唯一没有包含的,就是最为底层的黎民百姓。

    尤其是翰林院,意见当是最大的,他们把守着学习的通道,高深的知识想要学习,就只能是国子监,翰林院。

    其他地方,只有最为普通的经义流传。

    转过来说,翰林院和国子监的根本,就在于科举上面。

    那种乡下百姓中状元之事,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政治思想,便是《四书》、《春秋》、《诗经》等典籍的内容与理解,所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他们才知道。

    这么一来,等于是为官的上升渠道,被所谓的少部分读书人所掌控。

    什么寒门贵子,那都是里面的。

    蒙元清洗天下,让这中原王朝,再没有了所谓的千年世家,但依旧是宗族天下。

    很多地方,一个村,就是一个姓,也就是一个族。

    这是无法避免的。

    在这族中,以族长的为主一系,便就掌控了最为,并且隐约斥责太孙殿下,这并未为帝之道。

    朱元璋听着这话,直接被气笑了,管他还有几天过年,斩了再说。

    时值两月后,这还是陛下再度于奉天殿中,直接问斩。

    朱英自然不可能去劝说,那岂不是把自己当软肺子搞了。

    而且说话那官员,品级不算低,也不知道是自己这么想的,还是有人暗中授意。

    很显然,效果特别好。

    在拖出去问斩之后,奉天殿内一片安静,谁都不愿意充当那出头鸟,给陛下杀鸡儆猴。

    没人会怀疑,就目前陛下,哪怕这文武百官全部站出来,陛下也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将杀得这奉天殿中,血流成河。

    是以,傻子才会去白白送死。

    有熟悉那被砍头的官员,暗暗摇头。

    他知道,被砍头那官员,是因为最近几月调动才入了京师,之前一直都在地方。

    百盟书

    恰好最近几月,朱元璋的心情挺不错,没怎么杀人,所以就造成了一种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