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章节目录 第496章:顺风顺水的朱元璋
    「詹大人,您说陛下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呀,难道往后所有的官员调动,都要有两年阅历不可?」

    「这让咱们吏部的工作,也不是很好展开啊。」

    吏部大堂里,左右侍郎和詹徽正在聊着早朝上陛下新定的规矩。

    规矩是定下来了,但是章程,执行便就是他们的差事了,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需要去询问陛下,只能是揣摩着陛下的心意去办。

    詹徽并未急着回答,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后,这才慢悠悠的说道:「这个事情,看似是陛下的意思,其实说到底还是太孙殿下的意思。」

    「太孙殿下想要改制大明的官员制度,已经有很久了,便是先前就提出过一次法子,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陛下并未有全部同意,而是部分进行着变化。」

    「如今的效果,你们也是看到了,本官观殿下的想法,便就是着重考核的路子。」

    吏部最大的权力,便就是对官员的升迁,调动,考核等事。

    不过吏部这边,也是朱元章看得最重的部门,詹徽能够一直任职吏部尚书,自然就是朱元章得以信赖的大臣。

    而詹徽也确实忠诚,并未有任何结党营私的表现。

    对于揣测圣意,更是有着自个的一套想法。

    麾下的左右侍郎,听到这话心里头顿时豁然开朗。

    吏部左侍郎蒲祥问道:「大人,你说这往后咱们立下的考核,是不是要越发严格一点才是。」

    詹徽摇头道;「并非是严格的问题,我看是太孙殿下对科举取士的不满,还有举荐官员的排斥。」

    「科举取士的读书人,虽然懂得四书五经,可谁都知道他们也只懂得四书五经,在办事上,都是依靠着吏员在做。」

    「真要说起来,本官当初虽然考取了秀才的功名,但实际上当官的本事,也都是自父亲那里学来的。」

    「尔等可别忘记了,太孙殿下对于其他人完全不同,殿下早期就在西域更那些小国,包括我大明官员打交道,干的还是买卖这等圆滑之事。」

    「陛下虽说也是从底层起兵,但打仗跟买卖是两回事,所以太孙殿下对于官员的弊端极为清楚。」

    詹徽的这一番话,让左右侍郎心中深受震撼。

    没想到在不经意间,詹尚书早就对太孙殿下有了这般深入的了解,果然不愧是能够成为陛下眼下大红人的存在。

    明白了圣意的左右侍郎,也回去分别召集下属官员开始认真安排陛下改革考核的事情。

    目前来说受到最大冲击的,自然就是新科进士这些。

    这也就意味着往后不管是科举还是举荐入仕的官员,再也不会说直接就可以候补官员。

    而按照现在的情况,目前所有候补官员都要开始进行一个分类。

    这也就意味着六部除了道;「当然,也不要害怕他们,咱们大明现在可不是前宋,火炮火铳是蒙古铁骑永远不敢正面交锋之所在。」

    「草原上或许难以追击,但是我们的城池,也不是说随便来几万十多万骑兵就能轻易攻下的。」

    听着老爷子的话,朱英深深的点头。

    火铳虽说有火绳枪,但是目前来说还并未大规模的装备。

    而蒙古骑兵的强悍,就是在于大量的骑兵,清一色的骑兵阵容。

    即便是落败的北元,轻易就能拥有十万数往上的骑兵阵容,而且个个都是马术骑术弓术好手。

    而大明疆域如此之广,人数如此之多,到了如今也才堪堪四万骑兵。

    四万骑兵自然不可能说一下子全部投入进去,顶多是两万征战便就算很多了。

    跟蒙古人比骑兵,那只能是说以彼之短功其之长。

    于朱英的想法中,还是要通过商业活动,来限制甚至是谋取草原。

    执笔见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