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章节目录 第三百五十二章 封疆大吏
    「大明有这个底气!」

    朱允熥的声音很平静,却让所有听到的人,都听出了其中的强硬和坚定。

    而朱允熥亦是目光平静的注视着每一个人,这些人虽不是大明朝的各部司堂官,却已经是大明官员体系里的中坚力量了。

    有多少人,会在将来一一走上大明各部司堂官的位置?

    道理和理想需要一遍遍的重复,才能灌输进每一个人的脑袋里。

    思想的建设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朱允熥从不期望所有的官员能够与自己有着同样的思想,甚至不期望他们能够全部清廉,但至少要让这些人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从而让他们能够认清现实,老老实实的不要做出拖后腿的事情来。

    他注视着此刻站在眼前的随行官员们,依旧是语气平静的开口。

    「只要能驯服黄河肆意泛滥,便是耗费翻倍,费工翻倍,大明也有这个底气办下去!」

    「治河如潘卿所言,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累在当下,功在千秋的事情。你们或许看不到,孤也可能看不到,但你们的后人,孤的后世子孙,大明的万世子孙,定然都能看到。」

    朱允熥走到了潘德善的身边,伸手重重的拍在对方的肩膀上。

    语气渐渐的凝重起来。

    「河要修!必须要修!」

    「不治黄河,大明永远走不出中原王朝国祚断续的陷阱!」

    「此乃孤一家事,亦是尔等万家事。」

    户部随行官员目光闪烁了一下,无声的张了张嘴,最后还是闭上了嘴。

    这个时候,不是他们开口说出反对言论的时候。

    他们不是朝廷的部堂大人们,还没有资格掌握政治话语。

    朱允熥敏锐的扫过户部随行官员,眼角少有下沉,澹然开口:「累国十数年,立万世之功,保百年无虞。朝廷若是钱粮短缺,孤亲自带着大明的军马,去外面抢了钱粮回来!」

    户部的随行官员,无声的低下了头,腰身也弯了下来。

    皇太孙这番话,没有人能够找到反对的点。

    这些年,皇太孙也如他所说的一样。

    户部这两年每岁进项,已经有至少三成是从外面弄回来了。

    无论镇倭大军,还是交趾道、占城道。

    都在为大明源源不断的输入着钱粮。

    这便是事实,是先成的例子。

    是不可反驳的铁证!

    忽然之间,宝船头眺望台上的随行官员们,诡异的发现,他们对于皇室的劝谏似乎已经越来越少了。

    不是不能,而是没有可劝谏的地方了。

    朝堂之上泰半的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财税问题,而现在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至于现在,大明朝说要办涉及数千万之资耗费的事情,都可以说出有底气的话来。

    这还是数年之前的那个大明吗?

    所有人的心中,悄然的浮现了一个同样的反问。….

    潘德善现在的心情可谓是跌宕起伏,错综复杂。

    当他以为自己要被委以重任的时候,皇太孙突然话锋急转,然而又是眨眼之间,皇太孙似乎已经是下定决心要治河了。

    可是,自己的治河之法到底会不会被采用呢?

    潘德善心里没有底。

    这不是太孙拍拍自己的肩膀,就能确认的事情。

    朱允熥澹澹的斜觎了一眼脸色复杂的潘德善,随后微微一笑,高声道:「大明万世长存,则我家万世常在,这是孤的私心,也是公心。

    诸位恪守职责,

    少一些贪念,不要做女干佞,也想想大明的百姓们。

    则百姓万世太平,诸位人家绵延,我家长存。」

    这话已经说到底了,无需过多解释。

    朱允熥相信这些人能够听得明白,而此刻站在他跟前的随行官员们,也确实是听明白了的。

    朱允熥目光烁烁,幽幽道:「诸位,且珍重。」

    在官员们还神识恍忽的时候,朱允熥已经是再次的拍拍了茫然的潘德善。

    「今日便累潘卿,同孤一起用膳吧。」

    说着话,朱允熥已经是轻步转过人群,往宝船最了,现在黄河大水,六府成灾,谁也不知

    道下面会出什么事,万事小心为好。孤强拗不过他,每日只能吃些残羹剩饭了……」

    潘德善陪着笑,太孙这是戏言。

    他小声道:「万事小心的好,太孙乃是千金之躯,宗室社稷之继,万事小心的好。」

    朱允熥自嘲的哼哼两声,已经是端起了碗快,冲着桌子上的菜肴指了指:「吃吧,一边吃一边说。」

    潘德善亦是端起碗快,只是等到太孙将饭菜进了口,他才会跟着捡起那道菜,送饭入口。

    两人就这么默默的吃下半碗饭。

    朱允熥轻咳一声。

    潘德善立马放下碗快。

    瞧着这位工部郎中的模样,朱允熥不禁摇了摇头。

    不再重提规矩的事情。

    朱允熥开口道:「你这个法子,孤刚刚想了想,大抵是可行的。耗费虽然如你所言,需要朝廷十数年内支出数千万之资,数百万臣民出工,可这是举国的事情,本该如此。」….

    潘德善这会儿只剩下了点头。

    朱允熥又道:「若要治河,这次孤处理完了此次六府洪灾水清,厘清诸道臣民三两事,就要上手去做了,此事宜早不宜迟,拖一时便能拖一世,何时才能让我大明治下的黄河水清?」

    潘德善还是点头。

    朱允熥继续道:「若要治河,孤考量朝堂,你可总领此事。黄河涉及河南、山东、直隶三道诸府县,得要有个手握王令之人,还需手持天子剑……」

    朱允熥这时候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潘德善。

    潘德善还是在点头。

    朱允熥笑了笑:「若你总领治河之事,愿今日在此立誓,此生治河,黄河一日不曾安澜,你便一日不离河。

    孤可让你穿上仙鹤大红袍,提天子剑,总督黄淮漕水务,兼都察院都御史。三道沿岸府县,皆在你之下,三道方伯、按察、都司、佥宪皆受你牵制。」

    潘德善浑身一震。

    封疆大吏!

    真正的封疆大吏!

    只要自己现在立誓表态,自己潘德善就能成为大明朝开国二十八载以来,第一个位极人臣的封疆大吏!

    只要黄河河道安澜,自己将会青史留名,功德可入殿堂庙宇。

    已经不用任何的权衡利弊。

    潘德善直接起身,神采飞逸的挥动着衣袍,声声作响,站在皇太孙面前,高举双臂,重重的跪在地上,做五体投地状。

    「臣,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潘德善!」

    「今日,于大明监国皇太孙前,满天神佛之下,愿立宏愿,黄河一日不安澜,臣一日不归家!」

    太孙府总管雨田站在一旁,眉头跳动的看着跪在太孙殿下面前的潘德善,嘴角露出笑容。

    瞧瞧。

    自家殿下便是这般的神威浩荡,迟尺言语,便叫这人一辈子都要奉献给黄河,奉献给朝廷,奉献给大明朝。

    朱允熥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神威。

    如果有的话,最多也不过是因为自己的姓氏带来的加成。

    这世间每个人都有着欲望。

    现在,自己给了潘德善功与名,给了他封疆大吏的荣耀,没道理在他本就有此治河抱负之下,还会不同意。

    只是……

    朱允熥忽的幽幽道:「只是……孤给了你一切,若是黄河再生事端。」

    「臣自裁于黄河之上谢罪!投于黄河水中,以安大河之怒!」

    这时候就不是说好话安抚人心的时候了。

    朱允熥直接了当的加重暗示道:「你若违背,非一人自裁便可平息朝野。」

    潘德

    善抬起头,重重的点着头:「臣晓得。」

    到了这里,朱允熥脸上才重新露出笑容。

    他更是直接起身,走到了潘德善面前,伸手将对方扶起,而后归位,重新端起碗快:「吃饱,不管做什么事情,人都是要先吃饱肚子的。」

    将一家九族的性命都给压在了河道水务上的潘德善,这时候似乎终于是想起了朱允熥刚刚一开始说的,在他面前不必守规矩的话来。

    开始大口大口的扒拉着饭菜。

    朱允熥则是慢条细理的吃完余下的半碗饭菜,以茶漱口之后轻声道:「你的任命需要押后,这一次要先处理好六府洪灾水情一事。这期间,你多走走河道上下游,那两处决口也交给你来修好,算作试手。顺带着……」

    潘德善露出疑惑:「太孙还有何事示下?」

    朱允熥摆摆手,摇摇头:「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你若是想要拿到治河的差事,便需要说服朝野。孤能说动陛下和太子对你委以重任,但朝野若是心有不满,你日后治河便会艰难万分。毕竟孤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帮你盯着这些事情。」

    潘德善快速的扒拉完碗里的饭菜,真的就没了规矩的扯着衣袖擦了擦嘴。

    起身拱手道:「请太孙殿下开释。」

    朱允熥轻声道:「等我们到了开封府,你就该将自己的治河之法,在此次随行官员面前演示一番。造一条小河,让他们看看效果。回头,也要让应天那边的各部司都能亲眼看到效果。至于怎么去做,你应当是懂的。」

    潘德善皱着眉头,细细的琢磨了一下。

    造小河演示一番不算难事。

    朝廷有黄河的堪舆,自己完全可以复刻一遍。

    河水也可以直接取黄河水,泥沙、岸堤等等,也都可以办好。

    左右不过是要让朝中的同僚们看得清楚明白罢了。

    想了想。

    潘德善躬身道:「臣定不负殿下厚望!」.

    肉丝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