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国师不修行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七十三章 国师点拨 官兵抓人(六千字求订阅)
    苍松翠柏,瀑布落湖,连带的这处小院也不显得炎热,只觉清爽。

    然而当季平安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抛出,在场的二人表情都明显发生了变化。

    夜红翎猛地瞪圆了眼睛,漂亮的脸蛋上写满了错愕。

    以她的地位,虽称不上“喜怒不形于色”,但也极少露出这般情绪。

    上一次,还是夜晚于石桥上与那名“神秘强者”见面。

    此番前来拜访前辈高人,她的姿态放的很低。

    查案是其一。

    带着季平安给齐念掌眼试探虚实是其二。

    尝试邀请老剑客出山,坐镇余杭为其三。

    却万万没想到,携带上山的这名“卦师”,竟这般毫无敬畏心,大放厥词。

    “你……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夜红翎一张脸蓦然涌起些许怒意,她对这名卦师的好印象骤然崩塌。

    语气中,饱含警告。

    旁边穿青袍的老剑修却没有动怒,只是好奇地看向这个少年,有些探寻之意——心境修为,可见一斑。

    季平安仿佛并未感受到前者刀子般的眼神,摇头平静道:

    “石头磨剑的法子太蠢。”

    夜红翎轻轻吸气,眼神中匪夷所思,一个奇门道士,大概不过养气境的年轻人,竟大言不惭点评国师传授之法,如何能不令她吃惊?

    “无妨,”齐念笑了笑,抬手止住发飙的女武夫,饶有兴趣说道:

    “你何以觉得蠢?”

    季平安反问:“你何以觉得不蠢?”

    齐念洒然一笑,一副看待年轻无知后辈的心态,云淡风轻:

    “你可知,老夫昔年身份?又经历了什么?”

    我可太知道了……季平安一副看待年轻无知后辈的心态,不答。

    夜红翎却竖起了耳朵,眼睛一亮:“晚辈曾听闻,前辈出身南唐剑场……”

    对于西山这位传奇人物,余杭城内,凡有地位者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但却极少有人知道前因后果,流传下来的故事,也真假难辨。

    夜红翎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能听到这位“传奇”与国师的八卦。

    齐念“恩”了一声,忽地扭头望向南方,眼底浮现出追忆:

    “南唐两大修行传承,一为佛门,二为剑场,只是后者相较名声不显,却也为唐国皇室倚重。余幼年时,便有幸被剑场行走在外的师长收下,添为‘剑徒’,亦曾有所谓的天才之名。

    如此修行小成,按照剑场与唐国的协议,进入唐军中历练,整日或与妖族冲突,或与山匪强人拼杀。

    那年月,恰逢唐国动荡,山匪妖邪横行,军中亦多肮脏龌龊,我那时年轻气盛,期待剑道通神一日,性格偏激,信奉以杀止杀,却不想,在杀戮中渐渐迷失,心魔滋生。

    直到后来某次酒后,见军中同僚欺辱良人,一怒杀之,更泄愤般血屠连营,杀了许多无辜,为唐国所不容,只好遁入江湖,面对昔年的师兄弟的追讨……”

    清风徐来。

    瀑布声仿佛也轻微了起来。

    夜红翎安静听着这位传奇人物,讲起曾经的故事,不禁沉浸其中。

    齐念声音感慨,满是沧桑:

    “而那时的我,早已病入膏肓,心底戾气滋生,凭借修为一路反杀追捕,直到最后,同门相残,那一日,我在南海旁杀死了我昔年在门内最要好的同门师兄,我赢了,但我也终于清醒了,意识到自己已经入魔,不再是‘以杀止杀’,而是成为了一个杀人的魔头。

    我曾想要自裁,但许是胆怯,许是想着赎罪,我最终没有动手,而是前往佛门,想要出家,拜入佛寺洗去杀念,却被拒绝,我无处可去,只好往北来了大周,浑浑噩噩如丧家犬般,却不想,恰好遇到了国师大人。”

    说到这里,清瘦的老者眼底忽然绽放出光彩:

    “国师说,我有些像他曾经的一位老友,所以愿意帮我拔除杀念,于是,我换上了剑童的袍子,跟在国师身边游历江湖,春雨,夏花,秋风,冬雪……四季轮转。

    我跟在国师身边整整五年,当了五年的仆人,那也是我此生收获最大的五年。

    甚至比在剑场的几十年成长都更大,如脱胎换骨,国师的随意一句点拨,都令我醍醐灌,分为拱卫神都的禁军、禁卫军序列、戍边的“边军”序列,以及分散驻扎在各大州府军事要道,常年屯军的“军府”序列。

    大东军府,便是澜州内,在余杭东南方向的一处军营。有一位“神将”坐镇,为最高统帅。

    中郎将为其下属,在武官中品级很高,再考虑到其直属兵部,是余杭知府也无法钳制的人物。

    夜红翎眉头紧皱,愈发觉得不对劲:“中郎将何在?”

    小吏摇头道:“之前带兵出去了,具体去哪并不知道。”

    夜红翎点了点头,说道:“本官有要事向知府禀告,前头通报。”

    “是!”

    ……

    ……

    老柳街。

    当季平安辞别斩妖司的人,独身往回走时,心中也在思忖着书院案件的事。

    至于齐念,虽然有点一根筋,但百年磨剑,一身杀念的确已近乎消除。

    “若是顺利,年末前或许世间就要再添一位观天剑修……呵,等消息传开,不知唐国剑场的那个‘剑圣’会作何感想……”

    季平安思忖着。

    天地枷锁打破,这些积累足够的老家伙都有了晋升的机会,裴武举如此,齐念亦如此。

    昨日,季平安与黄贺他们说要“拉帮结派”、“组建势力”,如今他手下就已多出两名坐井巅峰。

    但心中隐隐的危机感,仍未散去……

    “等等,危机感?”季平安脚步一顿,忽地察觉不对劲,星官对自身预感的敏锐令他警醒。

    而还没等他推演一番,抬起头时,便扬起了眉毛。

    只见“一静斋”前,赫然有十余名披甲士兵。

    软甲在阳光下烨烨生辉,整条街道肃杀,鲜有行人。

    周围的店铺内,探出一张张街坊们忐忑担忧的脸孔,其中书画店老板远远看到他,微微变色,摇了摇头。

    可这时候,那几名士兵已经注意到街口走出的年轻卦师,彼此对视,下意识按住剑柄,迈步走了过来。

    冲我来的?

    朝廷兵部的人马?

    季平安心头念闪,猛地想起西山书院中的占星结果,以他的眼力,更敏锐注意到这些看似普通的士兵,都是修行武夫。

    而暗中,则有细微气机锁定感出现,意味着还有人在暗处埋伏。

    季平安眼睛微眯,没人看到,这一刻他眼瞳深处虚幻星盘浮现,并未凭借外物,针对自身命运进行了一轮占卜。

    片刻后,他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一动未动,脚步只略显迟疑,便继续向前走,与几名军方武夫逐步靠近。

    这时候,为首的一名小旗官忽地驻足,看了看他,说道:

    “你是李安平?一静斋的卦师?”

    季平安轻轻颔首:“是我,各位有事卜卦?”

    小旗官突然笑了,眼底浮现冷色:

    “是你有事才对。官府接到举报,你涉及一桩案子,需要配合调查,与我们走一趟吧。”

    说完,其余武夫隐隐合围,似乎只要季平安反抗,便会立即出手擒拿。

    然而令一群如临大敌的士兵怔然的是,眼前的年轻人仿佛对危险毫无察觉,只是微微一怔,便露出粲然笑容:

    “理所当然。”

    这么配合?

    小旗官抬了抬下巴,左右两名士兵上前,用牛皮筋将他双手捆缚,在众目睽睽下,押解着离开了老柳街。

    等一行人消失了,整个街道两侧,一名名街坊才走了出来,七嘴八舌议论起来,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回事?刚才看到有士兵过去了?”

    泥瓶巷口,被动静引来的房东阿姨方铃诧异询问,身后还跟着来看热闹的胖墩小男孩。

    而被邻居们包围的方铃并未注意到,身后的方世杰正一脸凝重地听着大人们的议论,狠狠缩了缩脖子,嘀咕道:

    “老子不过死了几百年,现在士兵都能随便进城抓人了吗?这帮孙子到底在干啥?”

    方世杰突然有点慌……

    时间流逝,就在街坊们将这个消息传开的时候,时间也临近了傍晚。

    老柳街口。

    黄贺、沐夭夭与圣女俞渔三人结伴返回,甫一踏入街道,就敏锐察觉到气氛不对劲。

    “小黄先生,你们可回来了,”闻讯赶来的红姑脸色惶急:

    “李先生被官兵抓走了!”

    ……

    错字先更后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