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妖刀记 > 妖刀记最新章节列表 第百十九折 永言俱实,微尘洞见
    邵咸尊躺足了七天,才勉强能下榻走动,大夫说他是急怒攻心,伤上加伤。秀绵依旧天天前来,只是他发呆的时间比过去长得多,两人经常一整天都说不上话。

    相隔逾旬,他才终于见着了师父。

    熟悉的飞崖栈道,一样的豆焰昏灯,书斋里植雅章伏案振笔,连听见他推门进来都没抬头,只说:“先坐。”邵咸尊留意到小几上搁着托盘,几碟菜肴、一盅白饭,还有一碗青菜豆腐汤,通通放得凉透,原本满腹的愤怨不平,突然都像鲠住了似的;回过神时,竟已托着木盘走过长长的悬索桥。桥畔小屋里轮值的两名仆役见是他来,慌忙起身陪笑:

    “邵师兄安好。”

    邵咸尊沉着脸。“这些时日里,都是谁服侍掌门人用饭?”

    两人不曾见他如此面寒,相顾愕然,半晌一人才强笑道:“俞、季二位爷来过几回,其他……多半是掌门人自行用膳罢。”

    那就是没吃了。他几时知道自己盛饭吃?还不搁到天亮!

    (一帮混蛋!)

    邵咸尊忍住揍人的冲动,见桌一句假话。”

    邵咸尊停住筷子,那种鲠住胸口似的莫名不适重又涌上。

    植雅章从屉柜的夹层里取出一只木匣。邵咸尊从不知书斋里有这么个机关,明明已摸得精透,植雅章却仿佛不怕他看,掀掣取物的每个环节都做得很慢很仔细,生怕他没瞧清楚。

    匣里贮着的,除了那块儒宗“御”字铁令,还有一套鱼皮密扣的玄色夜行衣。

    植雅章信手取出一条覆面黑巾,喟然而叹。

    “当年先掌门授我这块令牌时,我十分迷惘。我们读了大半辈子圣贤书,学的不就是“君子慎独”、“不欺暗室”么?堂堂儒宗六艺,不但覆面夜行,更搜集线报,窥探各门各派阴私,密会时所及,俱是不可告人之事。这与锻阳子之铺设双城诡谋,有什么两样?

    “先掌门长叹一声,回答我说:“心正行端,此锻阳子之不能也。况且儒门六艺中若无我等,不定又生一锻阳子矣。”我才知当年先掌门能解破阴谋,亦得益于六艺甚多。然而蒙面久了,心中难免滋生黑暗,我想到一个办法,用以维系清明。”

    虽是傻话,邵咸尊也不免好奇起来。“师父想到了什么办法?”

    “找一个人,一辈子只对他说实话。如此你便能从他的眼中,窥见自己是否变得脏污黑暗。”植雅章笑道:“我头一次参加六艺密会,回程路上,便在花石津邵家庄遇见了你,我以为这是上天的安排。”

    --上天才不会安排这种事情!

    上天不会安排任何事,一切皆出于人的造作。邵咸尊忍住还口的冲动,植雅章没察觉他心中波涌,自顾自地说:“你的聪明才智胜我百倍,一定能想到更好的方法,来面对儒门的隐密身份。自始至终,这块铁牌我没想过给别人。”

    “我以为是没大师兄可做的人,才补得一块铁牌。”邵咸尊冷笑,终于泄露一丝不忿。植雅章摇摇头,正色道:“那场比试是你输了。你的不动心掌练岔了路,若非咸亨未受过师长点拨,修为不及,你的打法讨不了好。”

    邵咸尊愣了一下,才意识到“咸亨”是屈仔的新名字。

    植雅章以为他的错愕是终能心平气和面对失败的意思,宽慰一笑,宠昵地拍拍他的手背,语重心长道:

    “我曾问先掌门,青锋照与儒门铁令哪个重要,他回答:“儒门为先。”当时我听傻了,怎能是暗行之事,先于宗门的传承?好半天才追问:“何以区分?”先掌门回答:“为祸剧烈。”这块铁令能带来的灾害,远比青锋照大得多了。咸亨的武学天分在你我之上,大成之日,可保本门香火不绝;他于此际突然出现,料想亦是天意。然而,唯有你的聪明才智,方能继承这块令牌,为它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你若觉得太沉重太黑暗,害怕坠入深渊、蒙蔽心念时,也学我找个人,一辈子只对他说实话,绝无隐瞒。如此便能从他眼中,时时看见自己的模样,不致变得狰狞可怖,失去了人形。”

    书呆子师父的话果然傻,邵咸尊却相信了他。堆满案头的书卷,全是植雅章为他整理缮写的机要,包含历代“御”字令主传下的心血结晶、不为人知的武林机密,以及儒宗隐于黑暗的活动轨迹--

    师父的生命正不停流逝,然而耗费的一分一毫都是为他。邵咸尊的激动没有汹涌太久,他很快意识到植雅章交付的,是何等惊人之物!师叔祖展风檐“为祸剧烈”的考语一针见血,这些东西能教多少人身败名裂,多少门派分崩离析!简直……简直就是一把通往无上权力的宝钥!

    除了丑闻秘辛,数据里还有大量的图纸。

    “这是什么?”他从密匣中翻出一大卷。高达数十张的图纸上绘着精巧的分解图样,那是辆巨大的马车,却毋须以畜力拉动,车里可容纳数名精壮的汉子屈身,各自踩着踏板转动轴轳,像是转动龙骨水车一样,牵引无数齿轮,使马车自行运转。

    “那是锻阳子设计的“销魂香车”。”植雅章只看了一眼,又埋头继续书写。

    “当年逍遥合欢殿用它来载运黑道首领,于车中行淫之用,虽是淫具,构造却十分精巧。你师叔祖曾说,如非一意装神弄鬼、无端取乐,当精简车身结构,由一人操纵即可。如此进退犹如一身,灵活不逊于一流高手,佐以刀枪难入的外壳,则又胜于高手。”

    展风檐揭破阴谋,除了赢得一身高誉,最大的收获便是接收锻阳子的机关图纸。青锋照本长于铸造,展风檐晚年寄情于此,精研器造,果然改良成功,将逍遥合欢殿最著名的淫具“销魂香车”变成威力强大的机关兵械,并造出风柜大小的模型,与蓝图、手札等一并传给了植雅章。

    如今这些都成了邵咸尊的新玩物。

    他镇日待在掌门人的书斋里,贪婪地汲取着书卷里的讯息,仿佛不知疲倦。全新的世界正在少年的眼前豁然开展,他被难以想象的文字、图像及其背后的各种意涵填塞,无日无之,几乎要鼓爆胸臆,却难以对人言说;再找不到一吐胸中块垒的出口,他觉得自己就要发狂了。

    从前他认为保守秘密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傻子才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现在,他终于明白永远保持沉默是多么可怕的折磨。

    邵咸尊突然想起书呆子师父的言语。

    --找一个人,一辈子对她说实话。

    只有一人值得他这么做。从那天起,他又和秀绵说上了话,两人之间建立起某种紧密无间的联系,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

    而好事似乎开始一桩接着一桩地来。

    沉寂数月,儒门六艺终于有所动作。“数”字令送来一匣贵重的丹药,植雅章服用后大见起色,武功虽难复旧观,至少命是保住了。他带邵咸尊参加六艺密会,以示铁令交接完毕,“御”字令从此易主;仿佛呼应植雅章的让贤退位,六艺虽未追究凶手,但青锋照也不曾再遭受威胁。

    邵咸尊知道了其余五令令主的真实身份,包括执掌“射”字令的点玉庄之主“笔上千里”卫青营--他的令主身份,连三位结义兄弟亦不得而知--邵咸尊接掌御字令前后,六艺正调查一桩惊天之密,卫青营便是调查任务的核心,虽然进展不多,但这桩机密牵连重大,众令主无不关心。

    对于双重身份、覆面夜行,乃至窥探阴私,他适应得比书呆子师父好,十分享受“比别人知道更多”的优越感,还喜欢学着大伙儿蒙面议事的滑稽模样逗秀绵,两人在月下的僻静房有什么红粉知己,但邵咸尊宁可假设他曾于某处留下了血脉,但凡有可疑的耳语,只消时间对得上的,总要扑灭了才心安。

    此外,他更拨时间钻研医道,四处替人义诊、累积临床经验,只为确定屈仔的臂创与现场遗留的出血量足以致死。为摆脱旧日阴影,他甚至将总坛迁回花石津,再把门中旧人一个接一个的弄了出去,迎入邵家庄的主心骨。除却“青锋照”这块招牌,他简直凭空造了个新门派……这一切只为斩断亡灵的归乡路,彻底抹去某人的痕迹。

    但屈咸亨还是回来了,以他从来不曾想过的方式。

    屈咸亨体质殊异,其脉行近于内家,师父说是“天功”,就像山里野生的猿猴。

    猿猴没练过内功,却跑得快跳得高,反应敏捷,力量甚至胜过体型更庞大的人,除了族类之别,也跟它们在山林中的生活方式有关。屈咸亨天生懂得某种运用身体的法门,能倍力于常人,若将这种天赋整理成法,按部就班从小施行,培养出来的约莫就像耿照这样。

    看不见的敌人最可怕。一旦有了方向,情况便截然不同。

    他本想从少年身上盘剥出雷万凛的线索,不意发现更多。邵咸尊将一抹笑意深藏在心里,面上仍淡淡的不露痕迹,谁也看不出他心中的波澜。

    ◇◇◇

    耿照拖着伤疲之身回到台是不高明,然而若无相称的实力,不过是小聪明罢了。佛子究竟是不自量力的跳梁小丑,抑或有回天之能,就看接下来的表现。

    佛子朝凤台合什偈语、打禅七,还是如上回一般假托天机,实为大逆不道之言?”

    --法琛!

    (原来……他便是法琛!)

    身为莲觉寺住持,“法琛”之名于东海豪门无人不晓,然而识者寥寥,谁都知道莲觉寺当家的是显义,法琛瘫痈已久,平日连外客都不见,怎知在这当口突然冒了出来,还似与将军有旧。

    慕容柔曾中他的迷魂妖法,未敢托大直视那双蒙着灰翳的眼睛。却听身畔一人低道:“启禀将军,这厮的眼中练有左道邪术,不但黑夜视物如白昼,兼有迷惑人心之能,断不可久视。”却是耿照。

    慕容柔一凛。“你识得此人?”

    “是。”耿照低道:“这厮冒用法琛长老的名讳,其实另有匪号,三十年前传遍江湖,万万不能是莲觉寺的住持。”

    这“法琛”对自己施展过的,恐怕就是这种迷惑人心的左道之术了,以岳宸风武功之高、阅历之广,尚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听耿照的语气,对此人似乎十分了解,颇有克敌致胜的把握。

    “依你的状况,原不该再打第三场……”慕容柔的迟疑不过一瞬,几乎听不出停顿,淡然道:“探一探他的底,量力而为。若有风险切莫硬拼,我教罗烨或何患子替你。”

    “属下理会得。”

    当耿照拄着长刀的身影出现在高台下,众人不约而同倒抽一口凉气,随即大声鼓噪,全场为之沸腾--

    替镇东将军打第三场的,仍旧是他!对手尚不知在何处,典卫大人已持刀进场,看起来神威凛凛,教人心折。许多人腹中暗忖:捞什子“八荒刀铭”岳宸风,紧要关头连根毛都不见,浪得虚名!真正的“将军麾下第一武胆”,舍此少年其谁?

    “法琛”闭目含笑,逆着两旁的如雷采声,黝黑枯瘦的面孔转向少年。

    耿照知道他不但看得见,且目力之强,能于百步外辨清松尖上的鳞片,闭眼睛倒不是故意装瞎。明姑娘说过:“照蜮狼眼”视黑夜如白昼,格外畏光,为防双目被日光灼坏,眼睑内自生一层薄膜覆于眼珠之上,能随意开阖,便如第二层眼皮般,以保护双眼。

    “小和尚!你的官,可真是越做越大啦。算来你的手上功夫,有一半儿也是因我而得,对恩人刀剑相向,怎么说都不合适罢?”

    老人裂开血口,露出一嘴尖黄错落的利牙,以只两人能听见的声音笑道。

    “你若是远走高飞,从此退隐,又或看破红尘,便在寺中潜心修行,纵然过去满手血腥,未始不能善终。”

    耿照拖刀而行,“藏锋”的包铜鞘尖划过青砖,不住迸出刺亮火花。

    “知道什么叫报应?便是天网疏漏,偶尔给了你这种人一条活路,你却放不下作恶的念头。无论换过多少身份,永远掩不去一身恶形,直至恶贯满盈。你啊,真是无可救药了……”

    少年忽于两丈开外停步,怒气却如有形有质之物,掀尘贯过,劈哩啪啦打在大红袍袖上。老僧放落臂遮的瞬间,袖影下的双眸掠过一抹青黄异芒,旋即没于爬虫般的灰翳后,再不复见。

    “……聂冥途!”

    认出他来的,还有对面高台的媚儿。

    集恶道早已无声无息占领了莲觉寺,寺中的骨干全由白面伤司替代,连显义都被拷掠成了痴呆。满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中,独独漏掉瘫病在床的住持法琛。

    她看过聂冥途的庐山真面目,手下的鬼卒却是不识,见住持禅房肮脏污秽,法琛又病又痴,如动物般被豢养于内,连看守的人也懒得派,头几日还记得扔些吃食进房里,末了忘却还有个人在法性院,聂冥途乐得自来自去,开始在外头积极活动。

    他真正被囚于法性院娑婆阁的时间,并没有那么长。

    娑婆阁内刻满天佛图字,聂冥途不敢睁眼,成了真正的瞎子。娑婆阁本非建来作囚牢之用,按理困不住高手,然而聂冥途青狼诀被废,虚弱已极,饮食又是三天才供应一回,直饿得人手脚发软,莫说窗门闭锁,便是六扇明间大开,他爬也爬不出去。

    贮装食物的瓦盅与收集屎尿的秽桶,都是送到阁内的阶梯下,并点起檀香、打开窗牖,驱除室内因无法梳洗而致的臊臭气味。

    聂冥途尝试过打翻秽桶,或于阁中随地便溺,诱使送饭之人上来,伺机脱身;岂料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每回耍花样,来人也不说什么,静静退将出去,索性连收拾都省下了,然后数天内不闻不问,饿得聂冥途气息奄奄,迫不得已拿经书果腹。哪里晓得这些古籍都是浸过防腐药料、再放上几百年的,一入辘辘饥肠,差点把剩下的半条命送掉,才明白这人简直是世上最最称职的狱卒,毋须刑具枷锁,便能治得他束手就缚,竟连说话也不必。

    聂冥途花招出尽,无一得逞,于半死半活之间倏忽过了几年,终于等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趁那人送饭疏忽,起出预藏的磨尖木片制住了他,得以走出这天杀的阁楼,重见光明。

    那“狱卒”是个头罩兜帽、双手笼于袖中的老僧。待适应光线后,聂冥途定睛一看,吓得魂飞魄散:老人的鼻梁塌陷,面目浮肿,双手指节膨大如核桃,肌肤多处溃烂,模样已不能用“狰狞”二字形容,无论原本的相貌是俊是丑,如今只能说不似人形。

    “你、你……这是……”他重复着呓语般的单音,有一瞬间几乎想掉头冲回阁子里,锁上所有门窗,远远避开此人。

    “如你所见,”老人淡淡说道:

    “我是疠人。我尽量不碰触到你,给你的食水也都是干净的,是你自己要来挟持我,我也没法子。”

    “疠人”指的是罹患痲疯之人。痲疯自古即为绝症,无药可治,且与病人的烂疮溃脓接触久了,更有传染之虞。被称为“疠人”的患者,经常被驱入荒野自生自灭,甚至有被活活烧死的,以防止恶症蔓延。

    “你可以选择回到阁子里,或者跟我来。”老人说。“如果要杀我的话最好考虑一下,据说我的血比疮脓更毒。治疗疠人的大夫若能小心避开脓血,也有毕生未曾染病的。”

    “我大可从这里走将出去。”聂冥途冷笑:

    “天下如此之大,怎么会只有这两个选择?”

    “这里是哪里?今夕是何夕?”老人问得他哑口无言,悠然道:“囚你于此间之人,许不许你离开?你在江湖上的仇敌、故旧、部属乃至道旁偶遇,若教他们知晓聂冥途武功全失,结果如何?”

    聂冥途出了一身冷汗,强笑道:“杀了你,便没人知道我是谁。乔装改扮,哪里不能去?”

    老人点了点头,忽道:“你既不是你,却要往哪里去?做回你时,又有哪一处不得不去?”聂冥途猛被一问,竟答不上来。老僧淡淡一笑,转身行吟:“为寻法门入空门,已惯他山作本山;尘网依依数十载,蛟龙虎豹困井栏!”渐渐走远,未曾再回头。

    聂冥途仇家遍地,御下又残酷无情,嗜血滥杀、反复无常,所恃不过武功心计而已。七水尘废了他的青狼诀,落入仇敌或所谓“正道人士”手里固然是死,集恶道的老巢栖亡谷却更加回不去了。那些好部下的手段可是自己调教出来的,算起旧帐什么花样玩不出?能一死还算是轻松的了。

    聂冥途怔立无语,忽觉天地之大,竟没有容身的地方;犹豫半晌,终于追着老僧的背影而去。

    这名浑身疮疥脓腐、烂肉不停掉落的老僧,正是莲觉寺的住持法琛长老。他罹患痲疯一事,被几个“显”字辈的弟子严密封锁,隐于法性院内,对外宣称中风,谢绝外客探访。

    聂冥途于法琛院里住下,法琛双目全盲,关节肿胀,行动渐趋困难,弟子为防走漏风声,连大夫也没请。幸而法琛颇通医术,自己开方,乃至针灸放血,都是一手包办。聂冥途怕染上疠病,始终保持距离。

    法琛吃得极少,每日小沙弥将饭菜放在院外,倒有大半都进了狼首腹中,尽管被废功的身体羸弱不堪,总强过囚居娑婆阁时。吃饱了有气力,脑筋渐渐恢复灵光:将自己禁于莲觉寺之人,必也拜托了法琛代为看管,若能从中拷掠出线索,或可解除七水尘的“梵宇佛图”禁制--

    如果法琛不是疠人的话,他早这样做了。聂冥途藏身于此,迫不得已与他同处一室,不但远远避于禅房的另一角,掩住口鼻的帕子更是从没取下来过,唯恐被痲疯恶症感染,变成不人不鬼的模样。

    法琛倒是怡然自得,早晚诵经,闲时便与他说话。聂冥途旁敲侧击,欲套出七水尘或武登庸的线索,可惜一无所获,佛理倒大把大把的听了不少,暗笑秃驴无聊,这些鬼打架脑抽风的玩意,他妈的想渡化谁?日子久了闲得发慌,索性拿听来的佛理与他对辩,用来消磨时间。

    法琛的佛学造诣不同于寻常东海僧人,聂冥途虽有狡智,奈何腹笥有限,三言两语间就被驳得哑口无言,又不能动手打人,一来手无缚鸡之力,二来揍得老秃血脓迸飞,到头来是谁倒大楣?气得他七窍生烟,一口恶气无从发泄,几欲鼓爆胸膛。

    “你若不服,不妨到娑婆阁里翻翻经书,看我说得对不对。”法琛指点他。

    聂冥途差点想不顾一切揍他个杠上开花,咬牙忍住,冷笑:“你是负责看管老子的,该不会不知道老子进不了那幢鬼楼子罢?你个有道高僧,说话忒阴损,不怕将来佛骨烧出满钵老鼠屎?”

    法琛微笑道:“我教你闭着眼睛进出娑婆阁的口诀,再给你画一张各部经藏收藏分布的详图,你拿出来看。这总可以了吧?”

    聂冥途学得很快,不到半个月的光景,已能出入自由。每回进娑婆阁取佛经,他总记得多拿几部出来。除了老样子追查天佛图字的线索外,聂冥途还有别样心思。

    莲觉寺是千年古剎,连娑婆阁这样的陈迹秘地都有,难保没藏着几本武功秘籍。七水尘毁了他的青狼诀功体,几度尝试重练,发现身体竟产生强烈的排斥,怕是七水尘以内力改变了什么关窍,再练不得集恶道的阴属内劲。

    (他妈的!既然如此,老子偷你们佛门的武功来练,气死你个瞎贼秃!)

    然而瞎子摸象的找法,徒然使聂冥途失望罢了。娑婆阁内本无武典的类别,他找了几个月全都是佛经,有一回还摸出一卷半腐古籍,一翻竟是整本的天佛图字,若非一阵风来吹了个蛾飞蝶舞,怕聂冥途便要当场了帐,硬生生将头颅所盛,炖成了一盅滚烫喷香的鲜汤豆腐脑儿。

    最后给他佛门武功的,居然还是法琛。

    “喏,”老人以素绢裹手,递给他一本手抄经卷。“你想练武,我这儿刚好有一部。每回你多拿忒多本书出来,我担心放回去时乱了套,再找费事。我这俩膝盖已上不了楼啦,日后取经还得靠你,我看大家都别这么累了。”

    聂冥途望着那部《录伏薜荔多法》,迟迟没敢伸手,心头疑窦丛生。

    “你眼都瞎了,取经当手纸么?再说你又不懂武艺,哪儿来的秘籍?”

    “娑婆阁的罗汉图与千手观音像之中藏有这部武功,本寺先人窥破机关,录了下来,交代住持传落。”老人道:“一间佛寺,传下武功做甚?你若不要,我拿去垫桌脚。”

    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老秃驴。世道可比你想象的要险恶得多,不是光会念几句“阿弥陀佛”就好。

    聂冥途心中狞笑,收下那部《录伏薜荔多法》,耗费十年苦功,终于练成了薜荔鬼手。

    这十年之间,他不分昼夜观察法琛,确定此人身无武功,绝非作伪,冥冥中却有一股难以言喻的熟悉感,直觉两人并非初遇,而是在更早之前便已相识,只是痲疯使老人的面孔肿胀溃烂,喉音瘖哑,已不复原先模样。尽管与记忆中不同,那个荒诞却日益强烈的想法始终在他心头盘绕不去,如生魔魇。

    聂冥途等了十年,直到有自保的能力才敢开口。

    “你,究竟是不是“天观”七水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