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回到史前当野人 > 回到史前当野人最新章节列表 第236章 宿命之地
    第236章宿命之地

    和后世树种单一的人工林不同,天然林枝繁叶茂、杂乱无章,以阔叶落叶林为主的原始森林里几乎不会出现一整个山头被单一植被覆盖的景象,成百上千种植物在这里落地生根,各凭本事,公平竞争。

    竹林例外。

    严格意义上,竹林不能称之为“林”,因为竹子是草本植物,而非木本植物,竹林其实是一片高大坚硬的草丛。

    竹子在这一带不算优势物种,但是只要它在某个山头站稳了脚跟,其他植物几乎不可能同它竞争,在生物多样性上差不多可以说是绿色荒漠了。

    竹子之所以这么霸道,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生长最快的植物,只要水热条件适宜,一夜之间便能窜起一米多高,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竹子从不单打独斗,人玩的是“举国体制”。

    一根竹子并不是独立生命体,整片竹林才是,所有竹子都是从同一个地下竹鞭网络抽发出来的,好比一棵树上抽出的不同枝桠,只不过竹林的“躯干”藏在地下无法被直接看到而已。

    竹子长成以后不会再继续长高或长粗,它光合作用合成的营养基本都被传回地下的竹鞭网络,用于扩张本体,抢占生存空间,以及开春时集中供应给新竹,也就是竹笋,用于快速生长以争夺最宝贵的资源——阳光。

    其它新生植物靠自己刚长出来的嫩叶一点一点积攒营养,历经十年寒窗也未必能够出人头地,拿什么跟竹笋这种“:“我们先去对岸看看吧。”

    仍然从地底过河,河对岸散落着一座座孤丘,这些孤丘与遮目山围出一片巨大的低洼地。

    脚下泥土湿润的质感告诉张天,在春夏汛期,这一片洼地将被暴涨的河水全部淹没。

    这里显然不适合建营。

    穿过这些孤丘,继续往南走,土地逐渐变得干燥,湿生植被也渐渐向陆生植被过渡。

    不多时,坐落在南部的山丘出现在视线里,但等他们真正抵达,已是两三个小时以后了。

    林郁将这片山丘命名为“大雄山”。

    大雄山的规模远远不如遮目山,一眼就能望到头,如果把遮目山比作地球脸上的一颗痘痘,大雄山充其量只能算个粉刺。

    但在方圆五十里之内,没有比它更雄伟的了。

    众人登上大雄山的主峰,放眼望去,远处的遮目山与大雄山遥遥相对,西部散落着一系列低矮的山丘,这是一块位于三山环抱中的向东面平原敞开的c形盆地,发源于遮目山的小南河自西南向东北蜿蜒流过。

    光是这块山间盆地少说也有数百平方公里大,其中大部分都是适合农耕的土地,山上诸多溪流在此汇聚,水系丰富,水运便利。

    就是这里了!

    张天露出满意的笑容,扭头一看,却见林郁眉头蹙得更紧了。

    “怎么了?发现什么了吗?”

    “没有……”林郁略显迟疑,“这里挺好的,很不错。”

    “但你的脸色不太好,哪里不舒服吗?”

    “可能是累了吧,感觉有点恍惚。”

    张天笑道:“最近你频繁使用能力,是该好好休息了。我们下山吧。”

    众人在山脚扎营。

    张天宣布,这里便是他们的新家园!

    “虎头,明天你带两个人回去,把族人带到这里来,沿着小南河走,更快。”

    “让大蟒带人回去吧。”虎头说,“我要留下来保护你和林。”

    张天点头应允。

    次日一早,众人沿原路返回遮目山脚下,大蟒带人沿小南河离去。

    “好点了吗?”

    张天关切地看向林郁,他还打算同她讨论下之后的安排,顺便分下工,冬天将至,要做的事情很多,他一个人可完成不了。

    林郁却直愣愣地望着小南河上游的方向,没头没脑说了句:“我好像明白了。”

    “明白什么了?”

    张天一头雾水,心说你个小姑娘好的不学,学我当谜语人是吧?

    林郁说:“明白昨天为什么恍惚了,但我还不能确定,陪我去上游看看吧,看完我应该就可以确定了。”

    一行人朝河流上游走去。

    走了得有半个小时,便抵达小南河的源头:一片积蓄在山间洼地的湖泊!

    湖泊的面积相当大,当然了,比起洞庭湖、鄱阳湖等名湖,这片湖泊连芝麻粒都算不上,但在这群没见过世面的原始人眼里,这湖简直就像故事里的海洋一样宽广,无不目瞪口呆。

    山丘遮挡了四面来风,湖面终年平静无波,成群的鸥鹭盘旋于碧蓝的天水之间,时而收敛羽翼,像炮弹一样俯冲而下,在快坠落湖面之际陡然张开双翅,紧贴着掠过湖面,扁长的喙探进水里捞鱼,一抓一个准!

    单从栖息于此的鸟群的数量,便不难想象出这片湖里的鱼虾有多么丰富!

    林郁的神情变得更加笃定,说:“我们过河吧。”

    过了河,沿靠近遮目山一侧的湖畔行进,越往西走,地势越高。

    天气转凉后,湖泊的面积也日益缩水,露出了大块湿软的滩岸,各种蟹、虾、蚌、螺暴露在滩头,众人边走边捡,随便捡捡就是一背篓。

    “快看!湖里有地面!”

    谷指着湖心的小洲兴奋大叫。

    谷到底年轻,沉不住气,一路上总是大呼小叫的,实在有太多新奇的东西令他大开眼界了。

    林郁继续往高处走,爬上最近的一座山丘,向远处眺望。

    “看那边——”

    张天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两侧山岩在那里逐渐收窄形成山谷,湖水一直朝山谷里延伸进去,再往里就看不见了。

    林郁说:“那个山谷才是小南河和这处湖泊的发源地,溪水先是从四面八方汇聚在山谷中,再从山谷注入这片地势更低的洼地,形成湖泊,最后从各个河道流向广阔的平原。”

    听她说得头头是道,张天不禁有些诧异,问:“你怎么知道?”

    林郁轻叹口气,嘴角扬起一抹苦笑:“你还记得茶镇遗址吗?”

    “号称是本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咱俩穿越都和它有关,我怎么可能忘记?”

    说到这,张天忽然想到了什么,语气惊疑不定:“你不会想告诉我,这里是……”

    林郁用力点头,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这里便是茶镇遗址的所在地!虽然在一万多年后,这片湖泊已经消失,水系分布和植被种类也迥异于现在,但地形地貌几乎没有变化!”

    尽管已经想到有这个可能性,真正从林博士嘴里确认这件事,张天仍然惊得说不话来。

    仔细想想,茶镇遗址确实位于冀北,起码地理位置是符合的。

    “昨天登上大雄山,莫名有种既视感,总感觉这地方好像在哪儿见过,但怎么也想不起来。现在我知道了,我和导师一起勘测茶镇遗址周边环境时,登上过同一座山,站在同一个地方,看过同一片的风景,尽管一万年后的景色已经大不相同。”

    “看来从一开始,我们就注定了会迁徙到这里……”感受到命运的捉弄,林郁颇有些忿忿不平,“可恶,直接让我们穿来这里不好吗!还非得兜这么大个圈子!”

    张天更关心另一个问题:“你们在茶镇遗址发现了什么?我看报道只提到了一些石器和陶器,没有别的了吗?”

    如果后世发现的茶镇遗址正是他和林郁所创造,那肯定不会只有石器和陶器。他俩穷尽一生,总不能连青铜器都烧不出来吧?难道就这么点背,一辈子都找不到铜矿?

    “截至我穿越之时,除了白石,挖出来的就只有石器和陶器。考古不比盗墓,在发掘的同时还要进行保护,所以格外耗时耗力。像茶镇遗址这种规模的重大考古发现,没有个二三十年搞不定的。我穿越的时候才刚开始没两年,挖不出多少东西很正常。”

    “规模很大吗?”

    张天立刻抓住重点。虽然还没有开始发展,但这不妨碍他想要预先知道结果。

    “很大!”林郁也有点激动,“因为还没有挖完,具体有多大没人说得清,但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确定茶镇遗址的规模比以往发掘的任何一座史前遗址都要大!更重要的是,这可是史前一万年的遗址,光是这个时间点就足以震古烁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