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最新章节列表 第123章 怒喷老朱!明朝的宗室就像养猪
    第123章怒喷老朱!明朝的宗室就像养猪,只知道繁殖!

    陈寒点头:“陛下,我当然知道!”

    朱幼薇在边上赶紧提醒:“陈寒你在说什么胡话?还不快说这是你说漏了嘴?”

    接着她上前去给朱元璋求情:“皇爷爷,陈寒刚到咱们明朝还不了解具体情况……”

    陈寒却说道:“不!我就是太了解明朝的情况才这么说的,后世的史书当中,说得太清楚这些事了。

    明朝灭亡的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明朝的宗室人数太多,吃垮了朝廷的国库。

    他们不仅拥有着高额的俸禄、还大肆地侵占民田,不交税也就罢了,一张嘴就只知道向朝廷要。

    最为恶劣的是,陛下您是穷苦人家出身的人,所以您希望您的子子孙孙都不要受那穷困之苦,所以在物资上面极尽的满足他们,庇护他们。”

    蒋瓛在边上终于听不下去了:“陈寒你可知道,为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改革,朝廷已经下令先将亲王的俸禄减少两万石。

    为了这件事,秦王不满,盛怒之下打死了宫女,陛下直接下令将他从封地内抓了起来,关押在了凤阳府。”

    蒋瓛原以为听完了这些后,陈寒一定会觉得没想到朝廷的力度这么大,没想到皇帝这么的深明大义。

    但事与愿违,陈寒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反倒是追问:“那又怎样?”

    蒋瓛都快气到了,“伱居然敢说那又怎样?你知道陛下为了改革做了多少让步吗?你还想要陛下怎样?

    陈寒你不要太无法无天,不要仗着现在改革需要你,你就随便的提条件。

    你太过分了。”

    陈寒却不以为意,看着脸色越来越难看的,他却依旧在说着:“这些话可能会很难听,但这是事实,陛下你对百姓不错,对官员严苛,但是却对自己的儿子们放纵。

    史书当中就是这样记载,亲王荼毒百姓、抢占土地这种事应该不会少。

    晋王能力是有,但虐待百姓的事,也不少。

    陛下你对官员犯法抓得极为严苛,但是对自己儿子犯法好像并不是这样。

    你如此的纵容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们。”

    陈寒害怕朱元璋会阻拦自己说话,于是连珠炮一样地说了起来:“别的王朝在对待宗室的时候,即便是优待,但也有个度。

    而明王朝在对待宗室这个问题,却格外的突出。

    别的王朝在五代之后基本就不再袭爵。

    没有了宗室背景的这些人,或成为读书人,进入官场;或行商,成为商人。

    这对宗室和朝廷来说都是好事。

    可是明朝呢,不仅爵封九等,更是到了奉国中尉之后,不再递减,世世代代都世袭,世世代代都能领朝廷的俸禄。

    您还不许他们经商、从政,就养猪一样地养着。

    他们每天无所事事之后就疯狂地生孩子,因为每生一个孩子就能多领朝廷一份俸禄。

    以至于有的王爷居然有一百多个子女。

    在洪武初年宗室不多,就算加上公主驸马这些,撑死上千号人。

    可是这个数字是呈指数倍增加的,那些光儿子就一百多个的王爷,他那一百多个儿子再生一百个,那就是一万,一万再生一万,那是多少?

    只要一两百年这就会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这是一道很简单的算术问题,我想大明到处都是聪明人这个算术题,很容易就能算出来。”

    说实话朱元璋都有点背后发凉。

    更不要说凌汉他们这些人。

    陈寒说得对,聪明人是很多。

    但是没有哪个聪明人敢在这上面多嘴。

    因为那会被砍掉脑袋。

    朱标的脸色逐渐难看起来。

    陈寒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宗室这个问题不解决,会成为朝廷的巨大负担。

    到了明朝末年,光是干领俸禄不干事的宗室就是几十万之多。

    这些人不仅是朝廷国库巨大的负担,更是为害乡里,祸害百姓,成为祸患。

    我现在让他们进入学校学习,然后规定如果不合格的就褫夺掉他的继承资格,这可是在帮助明朝朝廷解决一个大祸患。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宗室这些子弟,更可以为他们将来找到一条出路。

    他们本就享受着明朝难得的教育资源,却一直浪费。

    陛下,你能为他们考虑一时,不能考虑一下。

    你总不希望他们这些人像史书记载的那样,在明朝灭亡之后,被满清鞑子赶尽杀绝,差点连老朱家这个姓氏都给杀干净了吧?”

    当陈寒说出这个话来的时候,朱标的眼睛瞪得贼大。

    “你说的可是事实?”朱标问。

    陈寒点头:“当然是事实,满清建立之后为了铲除朱明宗室大开杀戒,上到八十九,下到刚会走,只要是朱明宗室一个不留。

    这样的案子在清朝屡屡皆是。

    还是那句话,明朝在的时候,他们享受到了优渥的生活,但是一旦没有了朝廷的庇护,他们根本没有一点生存能力,很容易就成为了猎杀的对象。

    直接五代之后不让他们袭爵,看起来对您而言太过于严酷,那就让他们多学吧,吃着皇家的饭,给皇家做点贡献他们总是有这份责任的吧。”

    嘎吱嘎吱……

    朱元璋在听到陈寒说自己的子孙后代差点被满清杀得绝了根的时候,气得火冒三丈。

    蒋瓛和凌汉在边上听得也是牙酸。

    原本以为陈寒在眼睛失明的时候,无法无天,总是语出惊人说皇帝的一些黑历史,那是情有可原。

    可是在知道了自己身处在明朝,而且面对的还是皇帝朱元璋的时候,依旧敢于这么说话。

    那就真的是勇士了。

    那就真的是无法无天了。

    看起来陈寒的这种勇气并不是因为看不见才助长的,他根本就是与生俱来的。

    朱元璋父子两个人听到这样的话很难接受。

    尤其是朱元璋,这辈子前半生吃了太多的苦,他就不想自己的子孙受一点罪。

    可想到自己的子孙到了后面会被有那么凄惨的下场,顿时犹豫起来。

    自己的初衷是让子孙们能够享受到无穷的物质,可没想到,这些子孙在自己身上没有学到好的,到时在生孩子方面是无师自通。

    他是希望老朱家的子嗣多一些,但没想到会那么多。

    照陈寒的算法的确是可怕的很。

    就算加上中途生老病死的,估计到了一百多年后每年存量的朱家子孙都得有几十万。

    这些可都是光吃饭不干活的。

    于是想到这里,朱元璋艰难的开口:“到时候和宗人府商议商议如何管控宗室事宜。”

    接着他看向了陈寒问道:“你这么关心宗室问题,难道是想着自己的改革成果不能被咱老朱家的人给祸害了?”

    这个问题相当的尖锐。

    一般人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就算是凌汉要是遇到了这么尖锐的问题也得想想要怎么回答才好。

    而陈寒马上回道:“这是一方面!”

    陈寒如此率直的回答让朱元璋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而朱标更是被气乐了。

    心道:朝廷里面来了这么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也不知道老爷子能不能扛得住攻击?

    不过对于陈寒的率真,朱标倒是颇为欣赏。

    自己有这么一个女婿,不失为一件好事。

    凌汉在边上一直在为陈寒捏汗。

    真是无法无天呐。

    你可真不能这样做啊。

    你还知道你现在了不仅仅是有自己的前途,你还担负着老夫的前途呢。

    你要是没了,老夫这个礼部尚书也没了。

    不过他现在这时候居然都不敢上前去劝。

    因为他发现即便朱元璋已经满脑门都是黑色,但是发现陈寒说的有道理之后也只能是忍着。

    他心里面稍微的松了口气:看起来陛下在经历了陈寒说了那么多后世的记载之后,心态已经发生变化。

    应该不是那个动不动就要杀人的皇帝了。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如果陈寒这小子真能改变皇帝陛下的脾气,那全天下官员都要感谢他。

    反观朱元璋那边。

    在听到陈寒说这不过就是一方面的时候,忽然笑了起来:“按你的意思,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

    陈寒点头:“的确如此,还是那句话,现在成立的学校首先就要打响第一炮。

    这第一炮不仅要招收工匠、商人,还要让皇家宗室子弟入学,并且告知全天下,如果皇家宗室子弟不能顺利毕业的话,就不能得到爵位继承权。

    这就是在向天下人表明,我建立的学校非常有威严,就在向全天下传达一种信号。

    朝廷开始重视工匠和商人了。

    朝廷都开始重视,天下的风气就会发生转变。

    到时候改革就能更加顺利。

    那些文官想要煽动舆论来阻挠改革的进程也会更加困难。

    同样的,就如我刚才说的那样。

    宗室子弟本来就受了最好的教育,他们有文化基础,只要稍加引导,让他们或成为科学家、或成为商人,以后毕业了。

    无论是进朝廷开设的科学之道的衙门供职,还是成为商业精英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是好过他们被天下人讥讽为一群猪要强得多,甚至说不定他们其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收获成功呢?

    如此一举多得的好事,我实在想不通什么样的人会拒绝?”

    陈寒这么一说倒是让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他一方面是不想让自己的自定曲和工匠还有商人混在一起。

    另一方面对于陈寒开出来的条件又很想去尝试。

    毕竟父母都希望子女能活得更好。

    如果自己的子女一直都活在民众的谩骂声中,就算自己心安理得,以后也会成为巨大的负担。

    想了半天他只能回道:“此事暂定,你先办学吧。”

    陈寒也只能作罢:“我还有一些要提……”

    “你先下山吧,以后一件一件来,贪多嚼不烂。”

    陈寒想了想,“也行,不过有一条我必须要提一下,现在就说这最后一条。”

    朱元璋无奈:“你说!”

    “我和幼薇的关系已经到了那程度,我不希望我们今后像别的公主驸马那样,连见面都难,我们要住在一起,这不难吧?”

    朱标愣了一下,然后看向了自己的女儿。

    朱幼薇怎么都没想到陈寒居然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这些,羞得满脸通红。

    朱标见状,哪里还会不知道女儿的心思,不等朱元璋回答,朱标极为心痛地说道:“好好好,随你们,随你们行了吧,你是个例外。

    这下可以下山了吧?”

    陈寒笑道:“可以了!就是我的那些条件还希望殿下尽快落实一下,这样我好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

    朱元璋被气的脑仁都疼。

    心道:看起来这也是个冤孽。

    就在朱元璋要出屋子去外面透透气的时候,陈寒居然又说道:“陛下,这些从河南选出来的孩子就不要送走了,我跟他们挺有感情了,就让他们跟在我身边如何?”

    朱元璋头也不回的说道:“都随你!”

    说完不想多待,赶紧离开。

    生怕陈寒这边有会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

    凌汉倒是很不理解,上前去:“陈寒你这是怎么回事?你好想在故意找茬一样,你这可不想之前你说的有点害怕,老夫觉得你这是有点亢奋。”

    这话说的让陈寒有点哭笑不得。

    朱幼薇朱幼薇也觉得陈寒是不是把话说得有点太过直接。

    提了这么多条件,很多自己的皇爷爷和父亲的确是没有犹豫就答应。

    那是因为这些都有利于天下的发展。

    不管是建学校,还是要把工匠和商人都给招到学校里边进行培养。

    甚至让他们学成之后,直接从从七品的官职开始干。

    这么一来的确能够推动风气的发展和转变。

    的确能让很多的人,对现有的科举制度,不再抱有一门心思的幻想。

    或许真的就可以直接来到陈寒所办的这学校里边进行培训。

    虽然这当中无可避免的,会掺杂一些功利主义者。

    但科举考试也是一副德性,所以这无可厚非。

    甚至陈寒说的发明专利制度,这些都得到了自己的皇爷爷的同意。

    然而陈寒不能这么直白地去跟朱元璋讲,他的子子孙孙的那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