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我在六朝传道 > 章节目录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宝
    在宫殿的一角,李渔看着仰头望月的贾元春,心底暗赞一声:好漂亮!

    这皇妃不知道是前朝的太妃还是小皇帝的妃子,不管是哪一个,都是守着活寡。

    从她清冷的目光中,李渔看到了孤寂、凄清和渴望。

    难怪她在这对月自怜,看来是孤单坏了,李渔搓了搓手,心道自己要不要去干点好事,慰藉一下这孤单的灵魂。

    与此同时,一个瘦长的身影从树上出现,他穿着宫中的内侍袍服,上面绣着一条三爪蟒,手里拿着一把拂尘,眼神阴郁地看着李渔。

    “这位小道长,你来皇宫三次了,咱家一直没有理你,莫不是把这儿当自家后院了?”

    李渔脚下一晃,险些摔下去,回头一看,是个白发苍苍的内宦。这太监可谓是鹤发童颜,不知道练了什么功,虽然一眼就看出是个老人,但是却丝毫没有老态。

    他虽然是个太监,身材竟然也颇为魁伟,比李渔高出一头来,直勾勾看着李渔,让他浑身都不自在。

    李渔抱拳道:“打扰了,这就走,这就走。”

    “咱家老了,这些年有不少宵小,都来紫禁城里撒野,乱哄哄的跟苍蝇一样。咱家本来不想管,但是你这小贼得寸进尺,如今竟敢窥视皇妃,咱家容你不得了!”

    话音刚落,老太监伸手一挥,几道细丝迎面而来。李渔试探过他的功力,虽然很厉害,但是自己也不怕。仗着自己陆地神仙的修为,李渔最近胆气大增,虽然他一再提醒自己要谨慎,但是真行起事来,还是比以前大胆太多了。

    李渔见那细丝来得诡异,不敢硬挡,往侧方一滚,避开细丝。

    还没等他喘口气,谁知那细丝竟然如同长了脚一般,绕了一圈又刺了过来,白光一闪将李渔的脑袋削了下来。

    老太监脸上没有丝毫喜色,他的手指轻轻一动,细丝重新回到他的手中。

    他长啸一声,尖锐的嗓音,引来一阵阵脚步声。在皇宫大内布下一个阵法,李渔隐匿身形伏在树上,感受到这阵法的厉害,不禁有些头大。

    被割掉脑袋的李渔身体,直愣愣倒下,化为一片树叶。

    “青木诀...”

    老太监神色变得有些肃然,收起了自己的武器,喃喃说道:“原来是太平道的道长,既然如此,咱家便不再追究,你可速速退出紫禁城,免得惹祸上身。”

    他一出口,底下的布阵的侍卫身形一顿,举止几乎是同步,可想而知他们的默契到了什么地步。李渔心底更加忌惮,单打独斗他不怕,但是作为一个阵法行家,他深知厉害的阵法,会爆发出怎样的威力。一群高手合力,可以斩神诛仙。

    窥伺皇妃你都能不追究,李渔不禁暗叹大良贤师有牌面,多亏了前辈们打出了好名声。

    这太监估计永远不会相信,一个大良贤师,窥伺皇妃是动了色心。

    大良贤师在世人眼中,就是一群天下为公的道德圣人。

    历代大良贤师,有消散身躯化为解药,解除普天之下蔓延之瘟疫的;

    有以一己之力,制止兵戈,消弭战火的;

    有拼死一战,替人间斩杀邪魔的;

    有打破天地壁垒,让灵气重回大地的;

    就是没有看人家小寡妇望月,想去慰藉一下,夜敲寡妇门的。

    李渔不禁有些庆幸,还有就是提醒自己,大明紫禁城以后还是不随便来的好。

    李渔抱了抱拳,说道:“多谢了。”

    说完之后,转身离开,老太监望着远处的方向,面沉如水,什么都没说。

    布下阵法的侍卫散去,如同黑夜中的影子一样,消失无踪。

    ---

    “哈哈哈哈。”

    白毛幸灾乐祸地说道:“你以为我们为什么要解除追杀令,真当大明朝是大宋呢?”

    李渔擦了擦额头的汗,他刚从皇宫出来,吓得差点就要换条黄裤子了。

    “大宋也是一个大国,为什么这么弱?”

    “大宋魔怔了,重文抑武,有能耐的人都在民间,不愿意为赵宋效力。”左慈说道:“其实这也只是其一,还有便是大宋得国不正,汉末浩劫时候,有北方蛮族趁势入侵,那柴荣雄才大略,可惜天妒英才,病死在了北伐路上。他死后留下孤儿寡母,被赵宋夺了天下,大宋治下本是柴荣地盘,有很多人不愿意为宋臣。”

    白毛冷笑道:“就算是大宋武力不行,你小子没去的时候,他们还不是有神霄宫护国。林灵素老贼往那一杵,也不是好相与的。”

    “后来你这瘟神去了,林灵素老贼就跑了,可算是有了道:“这是奴才的本分,不敢称辛苦。”

    贾元春迟疑了一会儿,轻声道:“我有些话...要对王公公说。”

    王振愣了一下,便明白过来,可能是有些话不能让人知道,他爬起身,朝周围的宫女使了个眼色,带着众人悄悄退下。

    贾元春又沉默了许久,这才说道:“我那娘家,有一个代祖父出家的道人,乃是先皇御奉的真人,前些日子死的不明不白。公公手下的东厂人才众多...能不能...”

    王振呵呵一笑,说道:“娘娘放心,奴才这就派人去查。”

    帘子掀开,王振刚才还乐呵呵的脸上,顿时吓了一跳,立刻俯下身,以头抢地,口中道:“奴才不知陛下在此,罪该万死。”

    朱祁镇笑道:“你不知道朕在这里,犯什么罪了,快起来吧。”

    王振这才起身,垂手弯腰,站在朱祁镇身边,奴才样十足。如今这大明朝,除了皇帝之外,可没有能让他做这般姿态了。他甚至没有抬头看到贾元春一眼,只看到到一条曳地的长裙,鲜红的丝绸上绣着金黄的凤纹,往上是一条衣带,用金丝镶嵌着攒成花形的珍珠,雕刻着凤鸟的白玉,还有一颗龙眼大的红宝石。

    王振眉心微微一皱,陛下怎么把这个衣服赐给皇妃了,于礼不合啊,这是皇后才能用的长裙规格。在皇帝登基之后,尚衣监就为未来的皇后打造好了,没想到穿到了贾妃娘娘身上。

    朱祁镇笑道:“王大伴,元春姐姐的事,就是朕的事,你可要用心来办。”

    王振赶紧振衣道:“陛下放心,奴才让马顺亲自去一趟。”

    朱祁镇点头道:“你看这办就行,朕又不懂。”

    皇帝这样信任,在大明朝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王振赶紧大表忠心:“臣就是陛下最忠实的奴才,一定不会让这些琐事,烦扰到陛下分毫。对了,北边的朵颜卫献上一只珍禽,似鹰非鹰,叫声却是狗叫,飞起来直冲九天,陛下要不要去看看?”

    “还有这等奇事?”朱祁镇到底是少年心性,兴冲冲地拽着王振就往外走。

    贾元春看着他们的背影,暗暗摇了摇头,自己家的事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有没有放在心上。

    从外面进来一个太监,贾元春看清来人之后,也吓了一跳。

    “郑总管,你怎么来了?”

    郑和对着贾妃微微弯腰,算是行礼了,贾元春有些不自在,这老太监在永乐时候,已经是宫中总管,负责保护永乐帝的安全。

    他的辈分太高了,虽然是奴才辈的,但是元春也不敢托大。

    郑和脸色肃然,没有因为身份差异而唯唯诺诺,更没有刚才王振那孙子样,他咳嗦一声,道:“娘娘最近要小心一些,昨晚有人在宫中窥伺娘娘,咱家怀疑他是想对你不敬。”

    贾元春身子一颤,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总管不是在开玩笑吧?”

    郑和摇了摇头,也不废话,拿出一个玉牌来,对贾元春说道:“若是有人靠近娘娘,请及时捏住此符。此人多半会隐匿,身法更是飘忽无常,娘娘切记不要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