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酒剑四方 > 《酒剑四方》正文卷 第八百五十五章 咫尺难过
    难得接连两日,邢邬峡都未曾早起,整睡到临近正午时分,才撑起身子行至堂前,面色不甚好看,灰败惨淡,已然可说成是形容枯槁,更兼两眼无神,才走到堂前就已觉浑身不甚舒坦,略微觉得头晕目眩,如是跌坐似坐到太师椅上,无精打采望眼前片刻不停飞雪,知道很久过后才缓过,可神情还是相当难看。

    「现如今我才相信,古时候那些位累死的大员,不是无稽之谈,」从内堂之中晃出身形的荀公子无声无息坐下,伸出只手掌来平摊到邢邬峡面前,眼神示意,见后者并无举动,撇嘴道,「久病成医,早先时候跟我家先生学过些掐脉的本事,京城里头的郎中繁忙,早就差人去请,眼下还未上门,暂且我先替你过过手,没准也能看出点端倪隐疾,怎还信不过我?」

    邢邬峡这些时日可谓是极忙碌,早出晚归,近乎将周遭邻里与朝中有名有性官员尽数拜访一趟,冬时日出极晚,日落极早,于是每每邢邬峡出门,皆是披星戴月,早猜到凭自身如今的岁数,大概吃不住这番折腾,可还真没想到报应来得如此之快,这几日奔走忙碌按说应当是饭量增长,不过却每每仅是浅尝过两口就觉腹中饱胀,力出愈多,食寐愈稀,直到先才病灶已初显,才觉察出不对来,亦不曾拧着荀公子言语来,抬左手手心朝上,将手腕递到荀公子掌中,沉沉叹气。

    「想着要多做些事,奈何还真是比不得当初,年富力强时,我也是沾枕即安眠,餐餐大肚的体魄,没想到如今食少寐浅,越发不济事。」

    照往常而言,问脉时节不应当对谈才是,生怕是手头脉象有误,但荀元拓却未遵照这等讲究,五指扣住邢邬峡手腕,嘴上仍是没闲着,听闻此言哼哼两声,「算了吧,就凭邢老哥的年纪,尚有人一载之间喜添数子,甭成天暮气沉沉觉得自己没多少日子可活,虽是医术上头学艺不精,但还是能猜出大概来的,近来费神过多精气神始终绷着,难免要受些反噬,搁我都未必能是玲珑八面,身在苏台县时做派举止,与身在京城当中迥异,入乡随俗一事上,比起旁人都要高出好大一截,如何都不能称是坏事。.五

    但荀元拓是何等人,只需瞥过蛛丝马迹就知晓邢邬峡心头所想,驾马缓缓出城的时节两骑同行,顺带就同邢邬峡说起。

    「邢老哥所想有些疏漏,在下尽管不存说教的心思,但还是要略微讨要点清白,可别将我想成那等要占侍女便宜的浪荡登徒子,虽说是常称在下公子,不过谁都晓得在这皇城当中,青柴荀家弃脉里的小公子,当不起这两字。」

    这座府邸连同其中物件,皆是那位丑狈大员孙福禄所留,荀元拓亦不过是添置了零星可数的新物件,可唯独那两位侍女从来不曾在此府之中,而是亲自经由天子差遣中官,挑选出这么两位来,虽说是将话说在前头,两人身份来路皆是相当干净,可荀元拓又何尝信过旁人一面之词,虽经不久前试探,两人大抵是的确不算是谁人暗子,出于安稳起见,最好还是将表面功夫做足,起码打草惊蛇举动,少做为妙,最好这两侍女身后之人如何期盼,就令他如愿,使得其心头始终觉得这位初来乍到的荀公子,步步举动尽在算计当中,一来可少惹是非,二来待到顺藤之日,动如雷霆,断难反制。

    此番荀公子要去的地界不远,只需走出京城去往近郊,距离孙福禄新居相当近,邢邬峡饮罢汤药过后也觉浑身略微舒坦些,理所当然觉得荀元拓不过是想去拜访那位丑狈二品,也好趁闲暇时节好生商议些大小事,总归不是坏事,更何况王甫柝三人神情冷淡,时常朝四周张望,多半是能护住荀公子性命,总无需提心吊胆过多,何况其实本就无那般大的危局险境,当下也就放下心来。

    但出城过后,荀公子在前带路,走得却并非是去往孙福禄住处的官道,而是从离了城门之后,就令王甫柝三人盯住周遭有无人迹,从无边灌木当中走罕有人踪的小道,而后快马加鞭,瞬息之间远离京城,不消一阵功夫,已然狂奔十余里,直到处不过十余户的小村当中,翻身下马,压根不愿解释。

    小村极小,且隐于深林灌木,地角很是偏僻,所以即使是离京城并不远,如非是京城当中的老人,多半亦不晓得京城外十几里,还有这么一处村落,只可惜瞧来的时节,很是有些惨不忍睹。

    四处破败院墙,茅屋十有五塌,为飞雪所压盖,此地好像全然不到十余户人家,离去许多,唯有三两家像是尚有人居,不过皆是门户紧闭。

    荀公子未曾贸然上前叩门询问,而是在村中转悠一阵,望向村落正中央极为残旧的小庙,似是有人影晃动,于是迈步进庙。

    庙中有位老妪,有位很是年轻的姑娘。

    老妪跪坐蒲团上头,口中止不住念叨,朝眼前泥塑佛像叩头敬拜,一旁的女子面皮生得顾盼生姿,全然不似是这等破败村落中的女子。

    「敢

    问此村落当中,有无富贵人家?」

    仍旧叩头的老妪不曾有动作,只是身旁搀扶老妪的女子回身,很是责怪地将荀公子拽出庙来,上下打量一番,「你这人好不知礼数,庙中有人焚香叩首时最忌有人搅扰,算是对佛陀不尊,瞧架势你乃是富贵公子,怎连这点讲究都不知晓?」

    可是荀公子并未搭理眼前人,而是死死盯住庙中叩头的那位老妇人,眼眶通红浑身颤抖,从哆哆嗦嗦摸出一枚物件,放在狐疑女子手中,指指那位相隔不过十几步的老妇人,掉头快步离去,好像生怕自己多留片刻。

    女子望着那锦衣公子跌跌撞撞背影,将手头物件从绸缎当中拿出,才晓得是件看起来像是片片碎裂,而后粘合起来的瓷瓶。

    这么多年来无论去到何处,荀元拓都一直把这枚瓷瓶带起,哪怕一路青柴到京城也曾遇上过打家劫舍的贼寇,哪怕于万丈山崖之上险些马失前蹄,瓷瓶始终不破,随荀公子走过很远很远的距离。

    然最远不过咫尺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