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小学生 > 章节目录 第六百五十八章 姜还是老的辣
    (上一章已经替换掉了重复文字,没看到新内容的可以刷新一下重新下载章节)

    今日南京城,真的已经不是前盟主顾东桥的天下了,不仅仅是因为官场和文坛双双败给秦德威,还有大量同道流失的缘故。

    前年著名藏书家罗凤谢世,去年与顾璘同列金陵三俊之一的陈沂先行逝世,后又有当世两大作曲家之一的徐霖辞世。

    而顾东桥的昔日密友,不出名的著名隐士许隆在儿子许谷得到秦德威提携,当上翰林院修撰后,便彻底隐世不出了。

    当老一代人物以各种方式纷纷谢幕,而年轻士人又纷纷以秦德威为偶像,时代就已经彻底变了,以顾老盟主为首的青溪诗社基本也名存实亡。

    一个二十来岁就位列:“如此有纪念意义的盛会,高兄也在场亲眼目睹吗?”

    高长江有点不好意思:“当时我家太白楼给东园送酒菜,我跟着进来时,听东园的管家说的。”

    焦文杰:“......”

    两人走进东园,因为与会人数并不多,也就三五十人样子,所以扫了几圈就看见了上元之虎王逢元和过江猛龙何良俊。

    高长江把两人招呼过来,一起走到了湖边亭中谈判。

    其余众人看到这三个新生代龙头人物碰头,八卦之火熊熊燃烧,但大家都是斯文人,不好意思硬凑过去旁听。

    这三人虽然都是“含秦量”很高的人,但各自与秦德威的渊源不同,背后基本盘也不同,彼此之间自然也做不到亲密无间。

    高长江伸手指了指自己,先开口道:“你们有什么事情,尽管冲着我来,别耍花招碰我小兄弟!”

    王逢元不屑道:“你这个秀才把话说清楚了,谁耍什么花招了?”

    高长江很愤慨的说:“前日这位小兄弟遭人陷害,害我与秦家失情分,除了你们,谁能如此无聊?”

    王逢元本能尖酸的答话说:“我看你是贼喊捉贼,明知自己一个秀才不足以服众,就想着凭空捏造构陷别人了。”

    何良俊也有不满之处,直接开火道:“你高长江先别指摘别人,你最好也解释清楚,今年的春季大赏,为何寓居南京的外地人无一中选?”

    高长江很霸气的说:“你还不是新金陵社的主持,我高长江需要向你解释吗?这南京城里,还轮不到外地人说话!”

    何良俊斥道:“南京乃是国都所在,是天下人京城,不然何以称京?有无数各地士人在此寓居,岂能有一地之私?”

    王逢元也插嘴冷笑道:“你高秀才也是好大的口气,难道你就是新金陵社的主持了?”

    高长江反唇相讥道:“但你也不是主持啊,难不成顾东桥重回南京,就是为你撑腰来的?”

    焦文杰感觉十分不对劲,本该是三方混战,但说着说着就变成高长江一对二了。

    这位大哥也太能拉仇恨了,听老生闲谈,高兄当年动辄挨打,真不是没原因的。

    想到这里,焦文杰连忙上前劝道:“诸位前辈都是自己人,有话好生讲,何苦互相攻讦!”

    又对王逢元和何良俊说:“在下与两位前辈无冤无仇,如果前辈们认识那位叫张居正的,还请把人请出来,我也好向秦府去解释。”

    正当这时候,鼓乐奏起,主人家徐天赐和南京礼部尚书湛若水、应天巡抚顾璘一起出现,意味着雅集开始了。

    众人也只能暂停各自叙话,依照礼节,聚集了过去,给主人家足够的尊重。

    徐天赐和湛尚书都没说话,是顾巡抚先站了出来发言,让不少人恍恍惚惚感觉像是昨日重现。当年但凡是雅集,顾老盟主都是这样先发言的。

    “老夫近些年在外游历,如今年近古稀重回金陵,心内不胜感慨。”

    普普通通的开场白,就像是个普通老人回乡一样,众人听着心里毫无波澜。

    又顾东桥继续说:“在外宦游时,老夫多有所见所闻,又有不少所思所想,念及前尘往事,有懊悔不及之感啊。

    多年以来,老夫推崇六朝风气,是以文字格调绮丽卑弱,然而却迷途而不自知。

    直至近年才醒悟到,文气与世运相盛衰,六朝文过于质,是衰世靡靡之音,与国运格格不入啊。”

    在场的都算得上也不好听。只是秦德威成为他的座师后,按照座师大于一切老师的行规,以及秦老师快速上升光环耀眼,才冲淡了与顾老师决裂的影响。

    但在王逢元心里,总还是存着一根刺,想起来时就会膈应。如今当年的老師主动提出和解,让王逢元心里轻松了不少。

    顾璘又转向何良俊:“听闻你乃江南后起之秀,博学多才,老夫巡视江南,身边缺乏良助,欲聘你为行辕幕宾,意下如何?”

    何良俊犹豫了一下,跟着巡抚当幕席,绝对是好差事!

    如果是以前,秦德威与顾璘针锋相对大打出手的时候,他肯定不能随便加入对方。

    可如今对方都直接公开彻底投降了,已经解除了敌对关系,去对方那里谋份工作并不过分。

    尤其这还是江南巡抚,天下文风最鼎盛的地方之一,能接触到大量人脉,对个人发展极有好处,而且巡视范围还包括了自己老家松江府!

    顾东桥轻声道:“不急于今日,你可以仔細考虑。听说令弟也入学了,同样可以来做个幕宾,明年我亲自送入乡试考场。”

    高长江对着王逢元和何良俊怒目而視,你们两人的这种犹豫,就是对阵营的背叛!

    顾东桥转头看到高长江的神态,也慈祥的攀谈说:“这位高朋友又何必如此见外?莫非老夫就不是南京人了?

    老夫方才已经当众摒弃了六朝风,如今也是新金陵派的一份子了,与你算是同道啊。”

    高长江一时语塞,不知道應该怎么回应。这顾老头好像说得很有道理,想驳斥却又不知从哪里说起。

    与高长江说了话,顾东桥却又发现了站在高长江身后的焦秀才。

    那天晚上,他对焦秀才的印象可是极为深刻,是第一次遇到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

    “现在,小友可否知道老夫是何许人了吧?”顾东桥仿佛是开玩笑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