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 章节目录 第1471章源氏平氏两长者
    早在小谷城合战之前,浅井家就已经陷入风雨飘摇的政治动荡之中。

    原本只是北近江武家联盟共主的浅井家,在几度战败,颓势明显之后,当地有力武家已然存了观望之心。

    又因为屠杀质女,与矶野员昌,阿闭贞征等人反目成仇,浅井家臣团事故不断,加速走向败亡。

    羽柴秀吉借助浅井家内部的动荡,利用自己擅长的银弹战术,大肆收买浅井家臣,最终从内部打开小谷城的城门,攻陷了这座坚城。

    小谷城之战其实还没开打,就已经注定了结局。浅井久政,浅井长政母女切腹自尽,赤尾清纲力战被擒,在织田信长面前切腹而死。

    织田信长一举拿下北近江与越前国,自是大喜过望,在岐阜城召开了盛大的庆功宴。

    庆功宴上,织田信长竟然将朝仓义景,浅井久政,浅井长政的头颅制成的金杯,拿出来请家臣团鉴赏,惊得座下无声,诸姬皆畏惧。

    朝仓宗家世袭越前国守护,浅井长政是先代将军任命的北近江守护代,织田信长把她们的脑袋做成酒杯,简直是骇人听闻。

    显然,织田信长已经不甘心继续当幕府的臣子,开始露出她真正的野心。可此时,天下武家对她的僭越之举已然失声,无人敢应。

    织田家现在拥有尾张,美浓,伊势,近江,越前五个富庶大国,石高三百万。

    天下六十六国,总石高不过二千万石,织田家一家就占了三百万石,谁敢轻易出面指责这样的强藩,与之交恶?

    六角浅井朝仓三家覆灭,举兵上洛的武田家也是不战而退,除了撕破脸,只能硬着头皮打到底的一向一揆,信长包围网几乎全灭。

    织田家至今还负责着京都守备,控制着二条城的足利将军,俨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织田信长又以平氏后裔自居,在攻灭浅井朝仓两家之后,更进一步自称平氏长者,其统一天下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当年,伊势平氏一支的平家,与河内源氏嫡流争锋,双方打了一场源平合战,结果是河内源氏嫡流的源赖朝胜出,成为武家栋梁。

    随后,源赖朝从天皇朝廷得到征夷大将军的名分,在镰仓开府建牙,开幕成为第一代幕府将军。

    从此,源氏长者,武家栋梁,幕府将军三重身份组合在一起,成为武家政权最高的大义名分。

    而今时今日,织田信长自诩平氏长者,显然是想代表平氏卷土重来,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武家政权,织田公仪的先兆。

    武家起源于数位天皇的血脉子嗣下降臣籍,赐姓源氏平氏,四散地方之后与各地豪强联姻。

    源平合战,并非源氏平氏之战,而是河内源氏嫡流与伊势平氏平家之战,源赖朝手下最早投靠过来的坂东八平氏,也是平氏出身。

    经过源平合战,源赖朝最终确认河内源氏嫡流对武家的领导权。

    源氏长者是源氏一族的总领门家长,武家栋梁是所有姬武士的领袖,幕府将军是武家政权首脑。

    这三重身份也是足利家可以在镰仓幕府崩溃之后,以河内源氏嫡流之名再建幕府政权,被天下武家拥护为共主的根本原因。

    崇尚血统家格,讲究祖先崇拜的武家集团,最终把足利将军扶上台面,组成了足利幕府这个代表武家共同利益的第二个武家政权。

    经过两百年的时代变迁,足利幕府已然衰败,织田信长不愿意像三好长庆那样,满足于成为幕府的管领代,以代官身份统御天下。

    织田信长要的是属于自己的织田公仪,是属于自己的统治体系。

    所以,她开始对外宣称平氏长者,显然是要与源氏长者争夺武家栋梁的名分,为织田家开府建牙,再次开幕,做好政治上的准备。

    而足利义昭这位贫乏公方,不单单是个无能之辈,还是个名分都不全的傀儡将军。

    她通过泼污水的方式,把斯波义银的河内源氏嫡流身份剥夺,俨然忘了如果没有斯波义银的相助,她哪有这么容易成为足利将军。

    就因为足利义昭的薄凉,斯波义银主动退让出家,放弃了先代未亡人,足利家大御台所的身份,却又巧妙抓住了源氏长者这一名分。

    足利义昭当然不承认斯波义银的源氏长者名分,但因为自身行为不检,也不敢贸然否认,那样做是在政治上与斯波义银彻底撕破脸。

    既然斯波义银已经退出京都,回归本领,那就让斯波义银在自己的地盘自称源氏长者,足利义昭当做没听到就是了。

    可偏偏足利义昭斗不过织田信长,两次信长包围圈闹得乌烟瘴气,让幕府武家一再失望。

    直至三好家卷土重来,在明智光秀的操作下,足利义昭在御内书事件中颜面扫地,足利将军的威严彻底丧尽。

    因为对足利义昭失望透笑了,竹中姬,你来说,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竹中重治不单单是羽柴秀吉的军师,更在尾张国教导过她麾下诸姬,亦师亦友,大家都很尊重她。

    此时,竹中重治见羽柴秀吉高兴到失态,也是笑着摇摇头,出列说道。

    “大殿慷慨,以北近江小谷城周边十二万石,恩赏主上之功。

    诸姬,以后要称呼主君了。”

    众人虽然期盼重赏,但也是没想到织田信长会如此慷慨,竟然恩赏羽柴秀吉知行十二万石。

    一时间喜悦难忍,大家一起欢呼起来,呼声震天,几乎要掀翻了屋顶。

    近江国是近幾大国,石高七十八万,又有琵琶湖之利,称谓富甲天下亦不为过。

    浅井家覆灭之前,占据北近江六郡,石高不下三十五万石。织田信长大手一挥,就把其中三分之一划给了羽柴秀吉,真是慷慨至极。

    等诸姬发泄过后,羽柴秀吉拍拍手,说道。

    “都闹够了吧?天色已晚,我参加庆功宴回来也累,就此散了吧。

    就现在,都回去睡觉!”

    一干人等到了这个好消息,自然不会再打搅主君休息,纷纷鞠躬告退。

    羽柴秀吉有了十二万石知行,少不了大家的好处。

    但丈量土地,划分交接之前,羽柴秀吉也不知该怎么恩赏分封,她们现在闹腾也没用,不如早点回去休息,仔细计算,背后使劲。

    羽柴秀吉只留下羽柴秀长与竹中重治两人,等其他人都走光了,这才叹道。

    “今日这份重赏,我也有些心虚,大殿给得实在太多,让我心里没个底。”

    羽柴秀吉这是实话。

    她原本不过是尾张一个千石地头,能够担当京都守备,已然是织田信长看在竹中重治献策有功,额外予以重用。

    又因为金崎之战拼死断后有功,被赏了南近江一千石,才有在织田家登堂入室的脸面。

    可即便有织田信长的青睐提拔,担当横山城代的羽柴秀吉也不过是二千石的地头,横山城代是军事,横山城不是她的知行地。

    虽然通过织田信长的支持,丹羽长秀给足了羽柴秀吉钱粮,让羽柴秀吉能够不计成本的收买北近江武家,有了一些自己的班底。

    但不管怎么说,织田信长将她把从二千石地头一下提拔到十二万石的一方大名,这速度也太快了。

    今日之羽柴秀吉,虽然比不得丹羽长秀与柴田胜家,但与池田恒兴,佐久间信盛等重臣的地位已然相当,不容多让。

    织田信长这样越级提拔,羽柴秀吉兴奋之余,也是有点慌乱,摸不清织田信长心里是怎么想的。

    对此,竹中重治倒是看得明白,笑着说道。

    “主君不必多虑,大殿此举确有深意,但并非针对您一人。

    您仔细想想,这次论功行赏,北近江武家是否也恩赏厚实,倍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