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 > 章节目录 94、冲天香阵透神京,取卿首级一用(求首订)
    “臣……愿前往洛南道,主持议和……”

    无奈,太常卿王望自认倒霉,领了出使的差事。

    他尚存一些忠君爱国的念头,又想着自己挤入了崇明帝亲信班底之列,崇明帝再怎么也不会卖他,所以才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没曾想,崇明帝竟刻薄寡恩到了这个程度。

    一旦议和的秘事泄露,天下哗然,他王望……就是有十个人头也不够砍的。

    “王爱卿……”

    “议和成功之后,朕重重有赏。”

    崇明帝也觉自己有些薄情,又说了一些安抚话。

    ……

    另一边。

    短短一个月内,四明山就已攻下了洛南道全境。而徐行也借兵盛,提十万兵马来到了有“横跨两府,遍地僧田”之称的悬济寺。

    这武学大派、千年古刹位于珞珈山的山,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他这一番话,只是想借此拉进悬济寺与他之间的关系。

    “老衲谢天王恩德。”

    空海和尚表示了感谢。

    ……

    回到帅帐。

    徐行检阅了悬济寺赠给的八百僧众,见里面有一灰袍老僧,他立即放下了心中的隐忧,开始就下一步的攻势与群臣商议。

    “明公……”

    “我有上中下三策。”

    公羊仪一摇羽扇,做起了谋主的活计。

    “上策,顺漕河而下,占据江南西道、江南东道,断掉朝廷的赋税之地。神京多勋贵、大臣,百姓多达上百万,一断漕粮,势必会缺粮……”

    “到时候神京不攻自破。”

    “中策,打北境的燕山道,隔绝镇北王与朝廷之间的联系,再联合关外鞑子,一同夹击镇北王的十万铁骑……”

    他一口气,说出了上、中两策。

    这两策之中,上策看似稳重,却也是兵行险招。

    如今关外铁骑被北境鞑子牵制,所以无力分兵南下抵挡四明山义军。但若时间一久,鞑子兵退,镇北王定会南下勤王,而那时的四明山若没攻下江南两道……,虽不至于深陷死地,但东出的势头必然就此折断,日后再难东进。

    后面的中策,占据燕山道,与鞑子联合绞杀镇北王的关外铁骑……,则最是稳妥。镇北王虽然兵雄,可仅靠边关,难以供养麾下大军。隔断镇北王李梁和朝廷的联系,就是断了镇北王的粮草……。

    一旦十万铁骑丧亡,到时候天下都可任四明山义军纵横。

    “上策、中策……”

    徐行皱眉,摇了摇头。

    诚然,公羊仪的这上策和中策都不错。

    可于他而言,上策太缓,中策太险。

    上策走的是缓缓蚕食天下之路。

    而中策……,看似稳妥,可兔子被逼急了,还咬人呢。十万关外铁骑,亦不是什么善茬子。固然这些人和鞑子有血仇,可为了自家性命,与鞑子进行联合也说不定。

    “明公可有什么妙招?”

    公羊仪在徐行面前也不敢献丑,小心翼翼的问道。

    论起天下大略,他不如徐行。

    一旁在帅帐充当吉祥物的尚和尚看到这幅场景,脸色突然涨红了不少。

    前半幕他很熟悉,上、中、下三策,上策和中策一一被否决。可到了后半幕,他以前的谋主公羊仪却不按照常路出牌了……。

    雅文库

    “上策虽好,可一旦我等未攻下江南,就成朝廷砧板上的鱼肉了。”

    徐行指出上策的缺陷。

    在关西道据城而守,四明山义军不怕关外铁骑。

    然而到了洛南道这大平原……。

    就是关外铁骑的主场优势了。

    公羊仪和群臣点头,认同了徐行的看法。

    四明山攻下洛南道虽顺利,可不代表攻下江南两道一样顺利。

    “至于中策……”

    徐行叹息一声,“关外铁骑抵挡鞑子有功,利在万民,我等义军,吊民伐罪,解民倒悬,虽行策可阴险,却也不能将他们逼上绝路……”

    阐明了一番义军的讨伐朝廷的正义性后。

    他语气一转,指明中策的弊端,“公羊先生此计虽可,却也要慎防镇北王与鞑子联合,一同南下。到时候神州必然生灵涂炭……”

    “仪恐成千古罪人……”

    公羊仪执礼下拜,对徐行佩服的心服口服。

    刑天王和八臂法王的最大区别就是,徐行能看出他这每一条计策的缺漏,然后审时度势,进行衡量,而非优柔寡断,不愿采纳。

    故此,尚和尚否定他三条计策后,他想着谋士先谋己,弃了尚和尚这个主公。

    可到了徐行这里,他只会兢兢业业的进行效劳。

    不敢有丝毫不臣之心。

    “我意已决……”

    徐行见否定公羊仪两条计策后,将士归心,存有勇气,于是道:“由洛南道直扑神京,断朝廷正统。只要神京一下,皇帝身死,镇北王必然献表纳降,以图旧状。尔后其余各道,我等再慢慢蚕食……”

    不断宋刀龙脉,他迟早是一死的下场。

    与其行缓事等死,还不如冒险一把!

    况且,他行事也不是毫无计划。

    只要神京一下,失去了朝廷这个正统。不管是他,还是镇北王,皆是地方势力的一员,都可以前去争夺天下,只不过他更有把握……。

    其外,未扫平天下之前,只要四明山一直供给镇北王粮草,镇北王不会轻言叛乱,以免腹背受击。

    “明公良计,我等谨遵明公旨令。”

    公羊仪深深一拜。

    其余帅帐中的各将领,亦是一一领命。

    然而——

    就在这时,门外有卫兵来报,“天王,太常卿王望来使,意欲求和。”

    营中众将瞬间面面相觑。

    他们刚定下攻打神京的策略,崇明帝就来乞和了?

    “天命在四,不在一。”

    “这是天命助我……”

    徐行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

    常吉、公羊仪等文臣武将见此怔了一下,不明徐行意图。不过他们却也不愿扫了刑天王的兴致。于是也一同开怀大笑,笑声贯彻整个帅帐。

    不一会。

    太常卿王望小心谨慎的步入了义军帅帐。

    “徐使君……”

    “尔食尔禄,皆受皇恩,何以欺凌生民,做盗贼事?”

    “汝若不退兵,陛下盛怒之下,必夷你三族!”

    见传说中的刑天王气质若一书生,并非传言中的那般凶恶,青面獠牙。太常卿王望也提起了一丝勇气,挺起胸膛,对徐行大声质问道。

    总不能他刚一进来,就摇尾乞怜与四明山乞和。

    这样的话,哪怕是他侥幸功成,回到了朝堂,亦是一个死字。

    “王大人……”

    “卿本良臣,奈何跟了庸主。”

    徐行没理睬王望的喝问,而是话题一转,贬低起了崇明帝。

    “这……”

    太常卿王望顿时哑口无言。

    他心里也认定崇明帝是个昏君庸主,要不然岂能派他这个提计策的人前来出使乞和。

    只不过他尽管内心赞同此言,却也不敢附和徐行的话。

    “借卿人头。”

    “助我一臂之力。”

    徐行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此话一出。

    太常卿王望顿时吓得倒退数步,“徐使君,不不不……,刑天王,自古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是天使,是钦差,你不能杀我。”

    他被徐行这一句话,吓得够呛。

    好端端的出使,直接成了鸿门宴。

    “非是本王杀你。”

    “而是崇明那厮会杀你……”

    “王大人,一路走好。”

    徐行没有解释,让亲卫将太常卿王望带下去,赶出帅帐。

    等太常卿王望一走,他目光看向鬼一手,“传播谣言,崇明帝不顾江山社稷,意欲与徐逆乞和,太常卿王望就是证据。”

    鬼一手为五虎堂五虎使之一,专门负责朝野情报。

    “是,属下尊令。”

    鬼一手领命,走出帅帐。

    “臣恭喜明公……”

    “有王望的人头,神京……不难矣!”

    帐内的公羊仪闻言眼睛一亮,明白了徐行刚才大笑的原因,于是拱手祝贺道。